按照学校今年《工作要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思政工作的要求,3月29日,由思政教研部、教务处联合举办了思政理论课全校公开课,这也是本学期我校首次教学公开课,课后组织了教学研讨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党委书记褚敏,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光辉,副校长范文毅、郭洪涛、淦爱品参加公开课,宣传部、教务处、基础部、各二级学院领导和课程思政负责人、思政教研部专兼职教师40多人观摩公开课并参与研讨。思政教研部代主任逯改博士主持研讨活动。
在奉贤校区教学楼北401教室,80多位同学精神饱满、神情专注地听取思政教研部李俊平老师主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专题《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李俊平老师是2017年上海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她从“一带一路的科学内涵”、“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新特征”、“大学生如何与‘一带一路’建设同向同行”等三个方面娓娓道来,采用了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视频观看、课堂讨论、学生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帮助同学们理解我国的外交思想,增强“四个自信”。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环节完整,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参与性强,教学效果良好。
课后,参与观摩的各级领导与教师围绕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课堂艺术展开热烈讨论。与会的各位老师在研讨中积极发言,肯定公开课设计上专题化安排利于更深入进行理论教学;教学手段丰富,善抓学生“眼”和“心”;小故事大情怀,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他们表示,听一堂思政课程,对做好课程思政很有启发。
学校领导依次作了精彩点评。杨光辉指出,思政理论课要有高度,要有故事,要提高教师个人魅力和亲和力。范文毅指出,思政课教学要有理论制高点,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要通过精彩的理论剖析,让学生爱上这门课。郭洪涛指出,思政课讲授既要能“跳出去”又要能“回得去”,教师对学生思想要敏锐把握和及时回应,接地气,有引领,同时讲故事要注意入耳、入脑、入心。淦爱品指出,思政课要注意第一、二课堂的衔接,要做到相互促进。
褚敏首先肯定思政教研部勇担责任、勇争一流,率先在学校开教学公开课,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评价此次公开课暨教学研讨活动是精彩、成功的,是校庆月中很有意义的一次活动。他提出,无论是思政教师,还是专业教师,都要把课堂当作舞台,把自己当做巨星,每一次走上讲台都要光彩照人,注重仪容仪表、教姿教态。他指出,课程要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系统设计、认真准备,课前要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训练的一体化,课中要有起、承、转、合的节奏美,特别对起、合要有精心的设计,最后要点题、提炼、升华。他特别强调,在用好教学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还是要有板书、学生要做笔记。最后,褚敏部署了全校的教学研讨活动。他要求,一要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室要组织好集体备课,开展跨学科协同,帮助教师提升魅力;各二级院(部)领导要多进课堂听课,开设院级公开课、举办教学比武等活动;学校层面要组织校级公开课,打造校级教学名师,建设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二要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教师要把教学研究与自身发展结合,要研究教学对象,熟悉教学技术,规范教学设计、测评教学效果,人人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三要保障支持一线教学。各职能部门要转变作风,全力为教学一线提供好设备、环境、服务的保障,大力推进教学素材库建设,加大信息化支撑力度,一起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思政教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