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中国城事》课程年度总结大会


[2018-03-16]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814

3月14日下午,学校在杨浦校区召开了2017年度《中国城事》课程总结大会,会议主题是“育人先育德:《中国城事》的课程开发与探索实践”。出席会议的有学校党委书记褚敏、副校长郭洪涛,参与《中国城事》课程的授课教师以及部分优秀学生代表。会议由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炜主持。

张炜详细介绍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进程与拓展工作,与会人员围绕课程的育人育德理念、课程思政的教改重心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让《中国城事》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构性红线,能够持续性地、多视角地统观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热爱,提升学生培育方式的内涵式、精细化的教育效能。这样的教育理念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与高超的专业水平,这样就能在课堂里产生正面的教育影响力,能够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理想抱负,让学生积极地改变自己、改善自己,使自己的品行达到完美。

针对课程开展过程中的某些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郭洪涛建议在授课模式、考核方式上可以多进行一些创新性思考,要注重课程资源的积累与升华,同时要积极建设大数据教学平台,更多地在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方面着力。现代教育改革是体现实践转型的行动策略,郭洪涛鼓励在座的教师要多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实践,注重不懈的教改实验,让学生在诸如“城市的温度”这样的话题中获得促其道德成长的智慧体验与专业理解。

褚敏在指导《中国城事》的下一步教学工作时,充分肯定了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实践,肯定了在学院上下高度重视、授课教师精心敬业的共同努力下,具有城建学院特色的《中国城事》课程的建设体系正在逐渐形成。褚敏勉励在座的教师今后课程建设上要积极思考,如何使课程模块的内在逻辑更严谨,更好地展现城市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要求教师将课程授课形式的启发性、思辨性、生活化等方面渗透到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专业探讨范畴,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特色思政课程的教育资源。

《中国城事》这门“中国”系列的课程在我校非常顺利地开课并获得学生的连连好评。本次总结会上,学校还对部分获得“标杆学员”、“优秀学员”、“荣誉学员”进行了表彰。(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供稿

 


15211824925208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