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先锋理论社举办一系列活动,教育青年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5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先锋理论社、“思哲时评”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在中共一大会址开展活动,瞻仰红色遗迹,追忆革命历史。
在中共一大会址,大家认真瞻仰了鸦片战争以来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文献、实物、报刊、书籍和照片,使青年学生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接力新时代,争做新青年”——我院青年先锋理论社与上海理工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开展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经验交流会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人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为增强青年担当意识,促进社团间的互动交流。5月15日下午,我院青年先锋理论社与上海理工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共同举办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经验交流会。
交流会上,上海理工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成员吴迪作国家安全主题宣讲,以印巴冲突、中美贸易战为切入点引出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对“四个陷阱”的解读,强调国家安全与青年息息相关,青年要身体力行,践行正确的国家安全观。研习社成员胡锦焱通过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四个关口的故事,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观的主要内容,以五四时期青年使命与新时代青年使命的对比,强调新时代青年要用实际行动为青春梦增光,为中国梦添彩。
在互动交流中,我校社团成员纷纷提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研习社成员运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答疑解惑,现场气氛热烈。
我校青年先锋理论社指导教师朱千伟在总结中指出,通过此次校际大学生理论社团建设经验交流会,是我校理论社团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契机,同学们要自觉主动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争做新时代的有为新青年,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她希望两校理论社团加强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青年先锋理论社参加“我的红色不解之缘”主题讲座
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前夕,以中国共青团的发源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为依托的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在完成整体改造后,以崭新的面貌再次面向社会开放。
5月17日,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举办“我的红色不解之缘”主题讲座,红色文物讲述人邵楠、吴景键,浦东新区收藏协会会长冯建忠,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叶子龙在中国共青团的发源地共同讲述红色文物收藏重要意义,将私人收藏变为博物馆陈列中与大众共享红色文化的当代启示并通过红色文物展望红色传统的美好未来。我院青年先锋理论社部分成员应邀参加此次活动,跟随红色文化收藏者的脚步,去了解这些百年遗存的历史,从他们的故事中领悟当代青年人格成长的启示。
我院学子在留言中写道:“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中国有青年,城院有青年,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理论先锋社”。拳拳之心、真挚之语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得到纪念馆老师的高度赞扬。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