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劳动报记者 郭娜)10月29日至11月1日,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高职组土木建筑赛道一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小组(赛项)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举办。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等35家单位联合主办,上海市教委承办、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协办,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8支参赛代表队,共209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
着重考察技能创新能力
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今年的赛项在参赛团队、竞赛内容、竞赛时长及评分要素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本届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赛项以“技炫青春 能创未来”为主题,突出“技能、学校和师生、国际交流”三大元素,针对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实践要求,着重考察选手的技能创新能力。
本次竞赛命题环节较往届赛事作出了调整,由各参赛队伍自主选定项目名称、内容和相关设备,围绕“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应用价值、团队合作、创新创意”五大要素开展项目设计。参赛团队人数由原来的统一人数转变为自主确定(2至4人),竞赛内容从统一的技能操作升级为同步进行技能操作和现场讲解,技能操作重点考核专业技能熟练度、规范度以及解决技术难题的创新能力,现场讲解则要求介绍总体思路、技能要点、主要成果、项目创新等。竞赛时长由去年7小时缩短至1小时,评分要素以“突出能力导向、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创新因素、确保公平可比”为原则,围绕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应用价值、团队合作、创新创意等方面进行考核。
经过激烈角逐,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等6支代表队荣获金奖,黎明职业大学等11支代表队荣获银奖,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17支代表队荣获铜奖。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斩获金奖第一名,取得排位赛资格。
为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大赛不仅是一次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综合育人的实践。斩获赛事金奖第一名、来自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姚熠嘉表示,“备赛期间每一次训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艰苦的,赛场环境复杂多变,必须培养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在竞赛中,我们经历了各种压力和困难,但我们团队成员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成为取得本次优异成绩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比赛,也为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挑战积攒了宝贵经验。”
裁判组表示,参赛选手在装配式智能建造方面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比赛中也全方位展现了他们在装配式建筑建模、构件拆分与深化设计、构件生产与安装、施工管理、智能建造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精湛技艺,但也暴露出了创新不足、对行业前沿发展动向关注不足等问题。裁判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各高校要加大对技术创新与研发的投入力度,并积极促进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携手推进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化升级。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对标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依托建筑工程技术一流专业,聚焦建筑工业化、绿色化及智能化的新业态,开设了智能建造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新专业,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原文链接:https://www.xepaper.com/ldbs/html/2024-11/02/content_142347_17951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