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长给高考学生支招 以踏实为基座 以兴趣为动力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来临了,考生中有着那么一群学生,踏入考场的他们,怀揣着“大国工匠”的梦想,未来有志于从事技术工作。职业技术领域该如何深耕?能工巧匠之路又该如何行走?未来的你们,可以听听几位高职学长的感言,在回顾自己的高考岁月的同时,他们也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专业背后的那些事。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张彦:技术匠人越来越吃香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23届毕业生张彦眼下正在上海建工基础工程集团实习。“机电一体化是多门学科交叉的产物,它包含了很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它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推进了制造技术的发展。”谈及对专业的理解,张彦表示,成为机械行业的技术人才更多要靠实践,积累应对各方面问题的经验,不断沉淀自己。“我选的这个专业未来对口的行业比较老牌,每个部件的设计会有规范,不像新兴产业给人的发挥空间很大。作为新人,起步工资不会很多,但技术工属于越老越吃香。虽然工作没有那么‘高大上’,只要脚踏实地地去干,熟能生巧,肯定会学有所用。”对于这两天即将踏入考场的考生,对报考这一专业的考生,他的建议是:由于我国逐渐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国家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因此专业的就业前景好,发展迅速。“以我所在的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例,学校提供了很大的平台来让大家大展拳脚,专业老师也能产教结合,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很强的技术本领,所以大家报考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一旦选择这条路,就需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传承大国工匠精神。”邓国玲: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高考对于每个学生都是一段难忘的回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大三学生邓国玲也不例外,但正是高考让她得以圆梦,考入了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出生在云南,在安徽长大的邓国玲从小酷爱历史,业余喜欢看纪录片、历史书。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找了许多高校的历史专业,却在发现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时眼前一亮。“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我梦中的专业,其他专业瞬间不香了。”高考时的她分数线其实已经达到了本科线,有机会上本科院校的她还是毅然选择了那个“梦中的专业”。最近,在三星堆考古基地实习的她,正紧锣密鼓地配合做幕后器物的整理工作。见到了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出土文物,“我自己就上手了七八十件。还有的器物长得特别可爱。接触它们的时候心中掠过一丝窃喜。”对未来的工作,她十分憧憬,“希望自己有机会成为纪录片里的专家。”对于即将参加高考,也对文物修复感兴趣的学子,她则认为:“现在国家倡导文化复兴,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很好。如果从心底里喜欢这个专业,那就坚定地选择,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20230608A05青年报:以踏实为基座 以兴趣为动力pdf.pdf
原文链接: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23-06/08/content_14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