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上海:上海分类管理62所普通高校,不用一把尺评价每所高校


[2020-12-04]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1366

作者:董川峰

编辑:董川峰

时间:2020-12-03 14:25:41

不用一把尺衡量每所高校,上海高校实现从“一列纵队”向“四列纵队”发展。对上海全部62所普通高校进行分类管理。

按照人才培养主体功能和承担科学研究类型等差异性,将高校划分为“学术研究、应用研究、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四种类型,

12月3日,在上海教委举办的“回眸‘十三五’ 教育新发展” 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改革成果新闻通气会上发布了上海高等教育分类评价体系。

目前学术研究型高校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13所;应用研究型高校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10所。

应用技术型高校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杉达学院等17所,应用技能型高校有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22所高职高专院校。

学校定位一旦确定,则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其中“学术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为引领,“应用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应用研究与开发的人才为重点,“应用技术型”高校以培养专门知识和技术应用人才为主体,“应用技能型”高校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操作性专业技能人才。

按照主干学科门类(本科与研究生)或主干专业大类(专科)建设情况,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多科性、特色性”三个类别。

根据“政府政策引导、高校自主选择、社会参与评估”的操作原则,完成分类。

2016年,上海市教育督导部门启动高校分类评价的指标研制工作,2018年5月开始试行。今年是第三年,目前已经探索出一套系统完整、运行高效、公正公开的操作流程。

上海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遴选的主要依据,就是2018年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结果。同时,每年的市属高校内涵建设经费分配、高校党政负责干部考核、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动态调整,也都与年度结果紧密挂钩。

以前评价高校就仅仅以综合性、研究型来划分,部属高校如何和市属高校放在一起评价?而随着分类评价的实施,很多高校开始按照与同类型高校对标、与行业兄弟学校对标、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标,重新定义自己、寻找到自身方位、并根据目标定位,制定了赶超计划。特别是通过评价拉长长版、补齐短板、厚实底板。

三年来,从整体态势上看,高校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大多数高校中,部分主要指标的得分变化,会引起位次的变化。

评价鼓励公平竞争,激发学校发展动力,提升办学水平。很多学校都打破了以前的封闭思维,扩大了视野。

分类评价目的就是要引起学校的内部变革。在评价“指挥棒”的引导下,高校正在发生系列变化。

在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眼中,通过分类评价研究,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

“同济大学按照上海市分类评价有关要求,逐一对照分类评价中各类指标的内涵与价值导向要求http://static.zhoudaosh.com/ADD31D65AB1FC9064E91B8184487E7266E57C93734783A022C2BC1A359FCC213,与学校的一流大学建设紧密结合,以创新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海事大学对标对表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校长陆靖表示,学校的目标准了,坚持强化海事特色与实力,采取非对称赶超战略发挥自身优势,把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指标与学校对学院考核评价相结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优化学校资源。

http://static.zhoudaosh.com/ADD31D65AB1FC9064E91B8184487E7266E57C93734783A022C2BC1A359FCC213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目前保持在应用技能型高校的第一梯队。院长叶银忠表示,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完善德技并修、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在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就业比例今年达到9.2%。

来源:周到


原文链接:http://static.zhoudaosh.com/ADD31D65AB1FC9064E91B8184487E7266E57C93734783A022C2BC1A359FCC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