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80名“小叶子”出征进博会 去赴约,去追逐内心的梦


[2024-10-21]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1043

    杨子杰打算在进博会期间实现自己的“导演梦”。    受访者供图

    在部队时的张婧懿。

  记者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了解到,第七届进博会该校将有80名“小叶子”出征。他们中,有设计纪念款徽章套组的创意设计师,有在社交媒体留言区活跃、热衷换pin的互动达人,有退役后重返校园、多才多艺的大学生士兵,还有在进博会上圆了自己“微电影”导演梦的青年学子。据校团委介绍,此次“小叶子”团队由73名会期志愿者、5名储备志愿者和2名辅助管理岗成员组成。其中,“二年级小叶子”20名,“一年级小叶子”60名。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再赴进博之约


  来自城建职院人工智能应用学院22大数据1班的杨子杰,是名“二年级小叶子”。今年,他再度出征进博,携带专业摄影摄像设备及精心策划的视频脚本,打算“圆自己深藏多年的导演梦”。


  杨子杰的导演梦始于大一,摄影社招新通知点燃了他的热情。他酷爱记录生活,擅长捕捉美景,成功加入社团后,迅速掌握了相机、无人机摄影及视频剪辑、修图等技能。一年后,他成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摄影社“城·影”团队奉贤校区负责人,带领团队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及2023年上海市高校“活力社团”称号。


  “前年,学长们的《绽放》视频让我对进博心生向往。今年,我终有机会,将带领学弟学妹们用镜头定格‘小叶子’们的志愿青春,讲述城建的进博故事。”杨子杰满怀期待地说。


  与杨子杰同院的孙志强,也是“二年级小叶子”。他与进博的渊源始于大一,在第六届中国国际博览会中,他担任辅助管理岗志愿者,为会期志愿者及“小叶子”体验官提供坚实后盾。


  去年进博后,孙志强因活跃于官方平台交换徽章,被誉为“换pin”优秀选手。孙志强认为,交换徽章既是开心娱乐方式,也是高校、展商、工作人员等不同群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换。“通过交换徽章,我们可以收获更多友谊,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说。


  今年,孙志强将担任组团观展岗位学生负责人,在他看来,这既是责任,也是一份荣誉。


  陆逸周,同为二年级“小叶子”,在第六届进博会中是一名“小叶子”体验官,用青春视角记录年轻人眼中的进博。白天,奔波于各大场馆之间,捕捉美好瞬间;晚上回校后,挑选素材、剪辑视频、整理照片,只为呈现出最好的青年风采和中国形象。今年,他与同伴张雨婷联手设计了“进博×城建七周年纪念款徽章套组”,以数字7为主体轮廓,融入城院元素与进博标志,色彩选用代表四季的粉绿黄蓝,象征七年携手同行的青春约定。


  重圆进博之梦


  2021级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学子张婧懿,在完成大一的学业后,于2022年9月毅然入伍。在军旅生涯中,她身兼多职,既是文书、话务员、传真员,同时担任文艺骨干,参与文艺轻骑兵等工作。2024年9月,她光荣退役,重返校园,成为2023级23市政工程技术1班的一员。


  张婧懿坦言,受家中爷爷、外公军人情怀的熏陶,她自小便对阅兵仪式中的女兵充满崇拜,梦想着能像她们一样保家卫国。得知学校征兵信息,观看上海市征兵宣传片后,她与父母商议,决定参军入伍。尽管家人有不舍,但还是鼓励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张婧懿最早了解到进博会是在高中时,从新闻或网上看到关于进博会的信息时,她一直觉得能参与进博会是一个梦。“当时我感觉能参与进博会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张婧懿回忆。


  大一时,她得知有机会成为进博会志愿者,激动不已,却因故错过了第一次报名机会。当时她就许下一个心愿:明年进博会一定参加。未曾想,大一结束后她便入伍了。然而,她对进博会的关注从未间断,通过学校公众号了解同学们的志愿者经历,感受他们的收获与喜悦。入伍两年间,她每晚观看新闻联播时,都会向战友宣传进博会。退伍前夕,她暗下决心:复学后定要参加进博会志愿者的选拔。


  她认为,进博会志愿者工作不仅能让她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是一次自我磨炼与考验的宝贵机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张婧懿说。


原文链接:http://www.why.com.cn/epublish/qnb/html/2024-10/21/content_123_27206.htm

20241021-青年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80名“小叶子”出征进博会____去赴约,去追逐内心的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