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上观新闻:中国共产党不是全体党员的简单相加,其组织建设体现了三重逻辑


[2021-06-23]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1482

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政党现代化刻不容缓。

6月19日,“马克思主义政党现代化历程探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举行。来自高校、党校系统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共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现代化的相关议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解超教授,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校长淦爱品分别致辞。

与会者指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科学认识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现代化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现代化与西方政党现代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现代化的中国逻辑。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周建勇教授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组织建设的政治逻辑。他指出,政党首先是组织的存在,就组织的视角而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体现了三重逻辑:一是组织化逻辑,重在解决政党是如何组织的;二是动员的逻辑,重在解决政党是如何联系群众的;三是执政的逻辑,重在解决政党是如何领导国家的。上述三重逻辑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是全体党员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松散的“俱乐部”,而是有着严密组织体系、组织制度和组织纪律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文越指出,中国共产党“因使命而生,因使命而在”,这使其具有不同于西方政党的鲜明特征,具体表现为:对最高理想的追求,对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的重视,对人民立场的坚守,以及鲜明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自我革命性。这些特征使中国共产党能够汇聚各种力量,形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郝宇青指出,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因此,党的建设问题就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是具有全局性、整体性、战略性的重大政治问题。他认为,“党建引领”的重点在于政治引领,在于方向性的、战略性的宏观领导,而不是具体而微观的操作性的行动。

上海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特聘教授陈志强指出,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无产阶级政党要想夺取政权、掌握政权和巩固政权,需要正确处理党际关系、党政关系、党法关系和党群关系,需要始终顺应世界潮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推行民主集中制,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赋予了“中国经验”以世界意义,对世界上大多数既想快速发展又想保持独立性的发展中国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吴解生在会议总结时指出,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现代化是领导国家现代化的前提,而国家现代化又为执政党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和发展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始终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过程,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政党现代化刻不容缓。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实现执政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本次会议由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主办,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原文链接: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37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