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全过程造价师、建筑工程师 企业为何慕名而来“抢”人才?
[2023-03-02]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733
全过程造价师、建筑工程师 企业为何慕名而来“抢”人才?
文/李蕾
没想到,一家企业把建模工厂、创研中心设在了学校里。近日,鲁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简称“城建学院”)合作共建“数智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签约。
据悉,校企双方将在数字建造专业群教学资源中心、数字建造专业群实训中心、产教融合数字建模工厂、产教融合技术创研中心、区域数字建造人才交流平台、数字建造大赛培育平台、跨企业跨学科高水平师资团队等7大建设内容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及探索。
/专业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BIM、装配式建筑等新业态出现,催生了建筑工程相关岗位(群)技能变化,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需求。同时,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从单一阶段的技能人才逐渐升级到面向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亟需高层次“数字化”专业技术人才。
顺应趋势,学校数字建造学院积极推进专业数字化转型,融入信息化手段,深化“三教改革”,即在“教师、教法、教材”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数字建造学院院长刘亚龙解释,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方式,应用虚拟仿真实训室、AR/VR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把BIM技术“融到”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比如《建筑工程识图》《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等课程。同时,开展线上精品课程建设,建立教学资源库,把建筑新技术通过视频、动画等方式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堂内容。
此外,在教学方法中,推进项目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比如“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简单的信息,课堂上老师讲授比较深一点、和工程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知识,“将工地搬进课堂,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材改革方面,学院注重校企双元合作教材的开发,通过与头部企业合作,采用云端教材、“活页式”教材等形式,有机融合工程中的“四新技术”,以互联网+、数字化及云端灵活展现,提升了教材的趣味性与吸引力。目前,学院拥有上海市精品课共12门,近三年出版校企合作教材15部,新开发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筑和装饰工程量清单计价》等多门在线课程,新打造的上海市级“智能建造”专业教学资源库入选2022年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首批教学资源,并覆盖全国多所院校,构筑了从教材、精品课到资源库的立体化、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
/产教融合不断深化/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方式。
城建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是上海市最早一批产教融合专业,目前与46家沪上知名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涵盖了建设、施工、造价咨询和设计等多种企业类型。与上海臻诚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建生产性实践基地,被列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践基地”。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共建了中铁上海城建建设产业学院,开展订单班培养、产学研合作和职工培训。与上海安信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共建大师工作室,教师以工程师身份直接对接工程咨询项目,建设“学生工作室”,成为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拓展学习训练的基地。这些校企合作平台稳定保障了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挂职实践,产学合作成果反哺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深受用人单位认可。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上海市首批“高本贯通”试点专业,通过与上海建工集团、中建八局等头部企业紧密合作,建有以头部企业为主的校外实训基地30多个;与东方雨虹、上海禹创建设公司等开设企业订单班,探索并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以上海建工二建集团科创人才工作孵化基地为平台,校企双方共同主导人才培养。从传统的企业员工招聘,延伸至专业共建、双向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深化对外向型人才和“世赛”选手的培养培训,校企双方携手强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此外,企业工程师到学校上课,老师到企业实践,使“产教融合”更紧密。“这次签约,企业把建模工厂设在了学校里,这种‘校中厂’的模式对培养现场工程师将有很大的帮助。”刘亚龙院长介绍,“企业工程师也会进驻到学校里,和学生一起建模,以中国特色学徒制分阶段指导实习学生。”而刚签约的鲁班软件数字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赵伟表示,企业主要是BIM数字化业务,有较强的研发能力,高校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两者结合能提高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同时,鲁班把数字建模工厂设在学校里,学生通过做项目,能学到更接近岗位需求的技能。
/专业国际化水平日益提升/
优质的办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积极与德国BFW等机构灵活合作,组织师生到德国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持续推进中英卓远学院国际合作班,并积极开展巴基斯坦塔克西拉省技术学院的境外专业培训。2022年成功输出“土木工程师NAT7岗位”职业标准,使其纳入到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同时举办了“一带一路”数字建造技术应用经验交流峰会,为白俄罗斯、沙特、加纳、巴基斯坦等10余个国家的建设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骨干提供技术培训,这些举措提升了该专业的海外知名度与国际影响力。
同时,工程造价专业同马来西亚泰来大学合作,共建“鲁班学堂”,积极推进教学、科研合作项目的开展;4门中英双语在线开放课程,面向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推广,成功实现教学标准的输出。工程造价专业率先开办中英合作办学试点,同英国尼斯港塔尔伯特学院开展联合人才培养,同时开展师资培训和专业国际认证工作,工程造价专业6位教师通过师资培训,获得英国教育学硕士学位。目前工程造价中英合作班共有在校生近40人,工程造价专业成为首批通过国际认证的专业之一。
毕业生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企业经常慕名主动到学校进行人才招聘,学生往往在第四学期就被企业预定。上海申元工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文青说:“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理论知识扎实、学生动手能力很强,熟悉图纸和专业软件,能快速地投身于岗位中。”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表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很强,上手很快,精神风貌较好,带教师傅对于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非常认可。
原文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journal/article/share?id=348658
0403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