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走进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实地考察了国内首家民政博物馆——上海民政博物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暨筑梦中国课程集体备课活动。
全体教师在上海市民政文化研究所所长刘平和讲解员的陪同下,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民政档案、影像资料等,比较直观地回顾了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民政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今昔对比中感悟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感悟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感悟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实践价值。
在交流研讨中,直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刘严宁介绍了我校马院的基本情况和“筑梦中国”课程建设情况。刘平所长对学院教师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上海公益新天地园的历史变迁和上海民政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对“筑梦中国”课程选择上海民政博物馆及公益新天地园作为课程现场教学点表示衷心感谢。上海民政博物馆研究员严正清以“老建筑会说话”为题,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图片,抽丝剥茧,还原历史,讲述了公益新天地园历史建筑的百年变迁,以及建筑中发生的民生故事。与会人员还就开设课程、实践教学等做了交流。最后,在严正清研究员的引导讲解下,全体教师实地考察了公益新天地园现存的历史建筑群。
“筑梦中国”课程作为我校品牌课程,在“四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推进课程建设,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更好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扩大课程的社会影响力、辐射力。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