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魏小潭
11月11日,2020年“大国工匠进校园 匠心精神永相传”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举行。本次活动将沪上知名工匠大师请进校园,旨在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育人环境,为上海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职业教育文化基础。
作为上海乃至全国最早开展劳模精神育人的高校之一,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育学生职业精神为主旨,积极持续推进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精神进课堂,厚植劳模工匠文化,让劳模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学校成立了“新时代劳模(工匠)精神教育中心”,通过建设劳模育人实践基地,组建劳模特聘教授团队,开发劳模育人教材,搭建劳模育人课程体系,开设劳模精神教育实验班,设立劳模科创孵化工作室等系列工程,有机结合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围绕“红色基因、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四个维度构建新时代劳模(工匠)文化育人体系,使各领域劳模、工匠技师、企业专家广泛参与到人才培养环节,强化劳模(工匠)在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全国劳模、上海市劳模协会劳模学员分会名誉会长徐虎在发言中表示,“我们愿意和学校领导、教师和同学一起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成为学校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辅助力量。”
“岗位上体现价值,平凡中追求卓越,这是劳模(工匠)精神独特而宝贵的精神内涵。”上海建筑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褚敏告诉记者,通过大国工匠品质传承,邀请劳模、工匠、大师进校园,走进教室,走近学生,就是把劳模(工匠)精神引入到课程思政的教育中来,引导学生以劳模、大师为坐标,用新时代劳模工匠精神激励学生,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和自觉。
据记者了解,在接下来3周时间里,各学校将邀请劳模、工匠、大师进校园、进课堂,把劳模(工匠)精神引入到课程思政的教育中来,引导学生以劳模、大师为坐标,养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人生追求,扎扎实实求知,兢兢业业习技。此外,还将陆续开展“工匠大师技能公开课”“技能大师面对面”“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小剧场”展演等活动。
本次活动在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劳模协会指导下,由上海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主办,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上海市房地产学校等沪上多家职业院校共同承办。
(作者:魏小潭 编辑:曹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