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院“四史”学习教育的整体部署,公管学院第三支部聚焦主线,抓住“四史”重要事件、重要节点素材进行梳理,精心策划 “学党史——从‘三个时刻’谈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乐观精神”的学习主题,由支部党员教师时长胜为全体党员带了一堂深刻的党史讲座。
时长胜老师从四点展开对党史的介绍:
(一)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最后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北伐运动、抗日战争中,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共产党用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任起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
(二)生死存亡时刻——坚定理想信念,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
(三)胜利在望时刻——牢记初心使命,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全会上郑重提出“两个务必”思想,这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行稳致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四)困难挑战时刻——乐观主义精神。时老师以华为领导人任正非为例,展示了乐观主义精神缔造的“神话”。他讲到,任正非身上所张扬的那种强大的乐观主义情绪,是牵引华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相当重要的精神气质,当然这种精神气质和意志的力量也充分扩展和渗透到了华为的方方面面,造就了华为的全球扩展史。
随后,党员教师董斐然、张秀仕、程卉均发言表示通过时老师对“三个时刻”的阐述,让大家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更完整的学习“四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最后,支部书记王春春就时老师用心制作的讲座内容表示赞赏,并鼓励全体党员教师发挥主体作用,边研究边探索边提炼,理论联系实际,把“四史”学习教育与课程思政育人工程紧密结合,并形成典型案例,确保学有收获,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