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欣霏,现就读于城市运营管理学院21供热1班,曾任校学生会执行主席、校文艺部主持工作、劳模班杨浦校区班长。她用斗志镌刻青春,画下2024届城院毕业生最闪耀一笔的“六边形 loopy”。今天的“青春修炼手册”,让我们一起翻开她的养成秘籍。
养成口诀一:朝阳
“朝阳,升起在东方,点亮人民心中的信仰。鲜艳而蓬勃,百年荣光。金黄色的太阳照耀着我心中的理想,我们向着朝阳升起的方向……”如果要用一首歌形容吴欣霏的大学生活,《朝阳》一定是最优解。因为这份用理想信念书就的逐光青春,是三年团学工作经历给予她的最宝贵勋章。
“刚入校时,我还是个不敢社交的小“I人”,想要接触更大的舞台,但是又缩在自己的舒适区不敢往外迈。是身边的学长学姐还有小伙伴们给了我走出来的勇气,他们手把手地教我认识部门、策划活动、参与工作,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指点我,最无助的时候关心我,最疲惫的时候包容我。在那时候的我眼里,他们的背影总是闪闪发光的。”一年后,青春的接力棒被交到了吴欣霏自己的手里,“那时我就想着,要学着学长学姐的样子,带好下一届的弟弟妹妹。”但是这个过程远比吴欣霏预计的要艰辛。“大一的时候,因为还在疫情防控期间,所以我们组织策划的活动多以线上为主,线下活动开展经验不足,但是我自己担任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的时候却接连面临几场校园线下活动的组织筹划,毫无疑问,效果都不甚理想,那时候真的很挫败。”工作经验的缺失,再加上专业课程压力的增加,一度让吴欣霏陷入沮丧,但是同伴间的守望互助和老师的信任支持再次给了她站起来的勇气。
于是她和伙伴们学会了放平心态,用勇敢和坚毅直面挑战,在无数个星星月亮的陪伴下见证了灵感碰撞成型的夜晚。当《朝阳》的旋律响彻五四汇演的现场,当夜跑的荧光照亮漆黑的校园,当用心打磨了一个季节的节目被搬上迎新晚会的舞台……这场用热情和坚韧点燃的盛大花火伴随着盈眶的热泪,照亮了他们所在的青春城院的时代。
“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大一没自信的时候遇到了对我无限信任和支持的学长学姐;大二没经验的时候有耐心的老师支持和靠谱的伙伴协作;大三没目标没安全感时,整个组织带给我无上的荣誉感与归属感。”青春的成长是超微碳酸系的饮料,辛辣刺激的口感过后,是沁入心田的回甘。作为一名成熟的团学骨干,现在的吴欣霏已经熟练跟进了大小型校园活动50余次,参与校园服务覆盖近2000人。
养成口诀二:去翻万重山
“时光沉潜,韶华正郁,见证青春之火燎原的是每一个努力着翻山越岭的晨曦。”在团学工作蒸蒸日上的同时,吴欣霏发掘了自己以奖促学、以赛促学的兴趣。于是她围绕职业教育特色,在“挑战杯”“互联网+”“振兴杯”等专业创赛中由浅入深地探索出了一条技能成长和创新精神齐头并进的青春赛道。
层层叠叠的文件、密密麻麻的笔记、激烈频繁的讨论、来回验证的数据、反复推敲的措辞……这是吴欣霏备赛期间的深刻记忆。短短两年时间,她从零开始组建团队、打磨项目、钻研选题,累计完成10w+字项目文本攥写、20+次原型概念迭代、50+版的计划书更新、600+份调研/实验数据采集、50+次线上模拟答辩、10+次省部级答辩……每一关考验的台阶上都浸润着无数披荆斩棘的汗水和泪水。
“备赛的过程最是磨人,技术层面的数据缺失、应用模式的数据不闭环、路演技巧的不成熟,甚至是PPT的排版不理想都可能成为意见摩擦的‘燃点’”,但是一起为了项目成熟熬的大夜,一起推翻后一起重来的几十版稿件,没熬住睡在桌边醒来后身上多出的被子……火花味十足却又温暖刻骨的相处日常让吴欣霏和队友们有了突破想象,奔山赴海的勇气。
在创赛这个平台,吴欣霏所扮演的角色是丰富多彩的。项目的负责人、路演人,协助老师开展赛事的组织者……每一个角色都给她带来了深刻的感触和成长。她从单一的项目筹备中走出,学会了从赛程规划的角度去思考赛事的组织逻辑;从满足于既有成绩的心态中走出,尝试着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在专业领域不断发起新的挑战。
“同时备赛好几个项目的日子是我得失心最重的时候,在不断内耗中感到不安,也会害怕拼尽全力后的失败。”但是在和同伴们参加了多次比赛后,吴欣霏发现,其实真正的成长来自于接受挑战、勇于尝试的过程。“尽管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换来理想的结果,但更令人珍视的是那种能够坦然接受并面对‘不如愿’的勇气和智慧。我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将在参与专业创赛中所锤炼出的自信自强贯彻到每一次实践中,始终用积极向上、圆融自洽的心态迎接生活之问,勤奋又松弛、积极又平和。”
养成口诀三:生而澎湃
“青年是平凡的角落里盛开的苔花,努力着青春恰好自来。”如果翻看吴欣霏的履历,你会发现有近300个小时的志愿时长在她的大学时光里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自从大一时加入“城·心”志愿者,她的青春本色便在躬身实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中变得更加充盈。
“被需要,也是一种需要。我们这一届是真正接受过疫情大考的年轻人。大上海保卫战期间,我是‘城·心’校园疫情防控志愿者突击队的核心成员,三个月的坚守教会了我什么是在急难险重中逆流而上的责任与担当。说来好笑,因为看起来很瘦弱,那时候学长学姐们还很担心我会不会倒下,后来我用实力证明了什么叫‘小小的身体里有大大的能量’。”
“以绚烂之名,绽最烈身影。”这是吴欣霏用行动向青春许下的承诺。现在的她已经从一个做志愿者时被担心会不会倒下的小姑娘成长为可以自如组织志愿服务工作的“大队长”。2023年11月,吴欣霏作为高校防疫联络员及辅助管理岗“小叶子”出征第六届进博会,因表现优异被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表扬。
“志愿服务有我,乡村振兴也有我。”2023年暑假,吴欣霏和队友踏足百万步,走遍青浦五个村庄,实地考察百余亩地,发放问卷千余份,攥稿考察纪要十余篇。在第二课堂实践的淬炼下,她学会将观察上积累的认识、在调研中形成的成果有效转化为“青春建功”“技能报国”的“金点子”“青方案”。
与同伴一起,在乡野泥泞中用心思考探讨面向新时期更高质量发展目标上海市乡村振兴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积极探索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为上海市全面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和青年力量。在她们的努力下,这份饱含青春思考的实践成果最终在2023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中荣获高职组一等奖、市级决赛二等奖。
在吴欣霏身上,“强国有我”从来不是一句停留在嘴上的口号,而是一股始终激荡在她内心的滚烫热血。未来她也将常怀感恩,步履不停,以热忱勇毅为笔,将青春的篇章写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壮丽征途上。
今年6月一过,吴欣霏将和所有2024届毕业生一样,重新背起行囊开启下一个“副本”。已经顺利被上海杉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录取的她说,“希望未来的我是一个全面发展且优秀的人。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有态度,能始终保持对专业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用正能量去温暖和影响周围的人,在喜欢的领域深耕细作,不断超越自己,努力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本科生活,活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