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数据分析
线上顾客的销售额
从图中可以看出顾客线上销售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非常大,折线幅度随之也增大。用户30011813线上消费金额只有24.80元,是十五位用户中最低的。金额在100元以下的只有两位用户(30011813、30154605),金额分别是24.80元和76.80元,这样的金额相对偏低。在1000元以下的有8位用户,金额相对比较接近,相差幅度不是很大。在1500元以上的有5位,最大值是用户31385359,金额是3376.42元,是最小值的136倍,因为用户之间的金额相差较大,所以30154605用户和43718126用户之间的折线图呈现W的形状。
线下顾客的销售额
从图中可以看出顾客线下消费金额折线图的幅度比较大,前半段的折线图的幅度相差不大,后半段折线图呈现W的形状。线下消费金额的最小值是24.8元,也是唯一一个金额在100元以下的,金额偏低。在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有8位用户,100元以上的有6位用户,最大值是3165.71元,是最小值的127倍,且43994135用户的消费金额与最大值非常接近。
线上线下对比
综合顾客线上线下的消费折线图可以做出一些信息分析:两张图中消费金额都是最小值的用户30011813,金额都是24.80元,可以看出这位用户对线上线下的态度是一样的,没有能够吸引他对线上或线下产生消费行为的活动。另外,和这位用户情况一样的还有用户28726475、28768865、41553579。用户1806655线上消费金额与线下金额相差1400元左右,可见这位用户比较青睐线下消费,应该不会是年轻人。用户30154605线下消费金额比线上金额高了200元,这位可能也不是年轻人。用户30392521线上金额比线下高了300元左右,金额相差幅度没那么大,这位用户可能是家庭妇女之类的,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他的消费金额都属于蛮大的,说明他有蛮大的需求。用户31385339、40193886应该也是这种情况。用户43634550线上消费金额比线下金额高了1300元,可见他更倾向在线上购买。用户43994135与他相反,线下金额比线上金额高了1300元左右,这位用户的需求也是很大的,他更青睐线下购买。
线上业绩分析
根据2017.9到2018.2线下半年销售额的数据分析以及比重分析,可以看出一共销售了15801.15 元,其中2017.9的销售额最高25%,依次是2017.10的销售额也达到了24%的占比,同时也可以看出2018.2是最低的,因为线上完全没有任何的交易记录,所以导致销售额占比最低0%,最次最低的是2017.11的销售额9%。
线下业绩分析
根据2017.9到2018.2线下半年销售额数据分析以及比重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销售额一共为17466.77,其中2017.9的销售额最高,达到了23%的占比,其次2017.10和2018.01紧跟其后,也达到了22%的占比,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数据中可以看出2017.11的销售额最低,只有9%的占比,其次是2018.2的销售额10%。
线上线下对比分析
根据销售额可以看出线下销售额比线上的销售额较高,再根据线上线下对比图可以看出,2017.9的销售额在半年里是最高的,2017.9、2017.10的销售额一样,同时可以看出2017.11、2018.1的线下销售额都比线上销售额较高,2018.1的销售额是线上比线下高,其中2018.2只有线下有销售额。
线上品类分析
通过统计线上各用户购买的商品,从图中可以看到其他类的商品品类是占40%其次是休闲食品、和速冻食品。说明大部分的顾客通过线上APP来购买食品类的商品,而服饰、家居百货、家具、水果等都是销售额较低的。确实因为服饰家具等这些商品,顾客可能更愿意通过实体店去购买,毕竟在虚拟网络中,很多产品的质量尺寸等都无法准确的把握。
线下品类分析
通过线下各品类占比图,我们可以了解到熟食、休闲食品、家居百货和生鲜占比比较大,说明用户基本上购买的也是生活上的必需品,而保健品和服饰占得比例是最少的,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群体都是属于日常用品占比较多的。
线上线下对比分析
从线上和线上的对比图我们可以看出饮料、速冻食品的品类线上的销售额差距很大,其他类的商品品类先下都比线上数据要高,而保健品线上几乎没有,而线上的销售额占比也不大,服饰类一直是一般超市比较占比低的品类,因为服饰是一个年龄层次比较丰富的品类,而且风格化要求也比较多,在有限的空间里,我们没有办法顾忌到所有年龄段的人群,而且没有办法满足一些年轻人对于服饰类多方面的要求。
1、如何增加线上线下的销售额
合理建议:
针对线上消费金额大的客户,可以通过公众号推广,发放线下优惠券,鼓励他们去线下消费,且买满一定金额可以赠送小礼品。针对线下消费金额大的客户,可以在线下做一些推广,例如在收银时工作人员进行口头上的宣传,在显眼处贴活动二维码,扫码领线上优惠券。至于那些线上线下消费金额没什么太大变化的用户,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活动,怎么样都会吸引到他们。
2、如何提升低品类销售额
合理建议:
通过品类分析我们应该淘汰一部分低销售量的商品,对于低消费的品类我们可以适当的减少,但是也不能完全没有,或者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促销,来刺激顾客的购买行为。而高消费的商品,如生鲜速冻类我们需要保证这类商品的保质期质量还有新鲜度,因为这类商品需要非常完善的保存设备,尤其是通过线上APP购买的用户,我们在运送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连带关系,把一些商品以一些不低于成本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同时也可能提升顾客对产品的兴趣,刺激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