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适应学校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的需要,凝聚共识,搭建桥梁,深化合作,开拓视野,加强不同专业之间,不同学院之间的科研组织团队建设,更好地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进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6月19日至21日,学校举办了2023年高层次人才研修班。学校正高职称、博士教师共37人参加了本次研修。党委副书记杨广军主持开班和结业仪式。
校长叶银忠作开班动员,指出在主题教育开展的背景下,要通过研修班的学习,明确形势,找到目标,并就“学校怎么办本?”、“怎么建职教强校?”的重大命题提出“五个强”、“五个度”和“四项重点任务”。“五个强”指一是办学定位准,专业实力强;二是学生水平高,师资队伍强;三是校企合作深,服务贡献强;四是基础条件好,治理能力强;五是社会声誉高,国际影响强。“五个度”指一是要优化专业设置布局,增强和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对现代职业教育的适应度;四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五是强化科技与社会服务,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四项重点任务”的内容包括:第一,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来深化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第二,加大数字化转型;第三,推行职教的学分制改革;第四,把能力建设贯穿主线。学校对高层次人才寄予莫大期望,而高层次人才的本意应在于格局眼界高、学术水平高、业绩贡献高。希望通过好好思考与交流,把学习成果带到本职岗位上去,一起努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把瓶颈问题一个个突破,早日实现办成本科职业大学和建成职教强校的目标。
本次研修班重在强化高层次人才对最新职教政策的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增强高层次人才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执行力和标准,推动跨学院、跨专业合作,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搭建教师创新团队的构建平台,为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采取专题报告、自学文件、分组研讨、团队素质拓展等形式,先后邀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卢肖文教授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宣言和行的纲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专题讲座;重庆师范大学职教师院院长、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办公室主任、重庆市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办公室主任、联盟秘书长、博士生导师夏金星教授作《三教改革中的教师发展》专题讲座;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王海莹教授作《职业院校教师教创新团队的管理自由度:何以与何为》专题讲座;校党委副书记杨广军作《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人事制度改革框架》专题报告;此外,研修班还设置了以团队破冰和凝聚力建设为主题的素质拓展活动和专题分组研讨交流等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结业典礼上,基础教学部闫观捷、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倪皓、人工智能应用学院王世聪三位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就三天培训的学习心得和研修成果作交流发言。学员们高度认可本次研修班的课程内容设置和会务安排,既学习和了解了高职教育发展最前沿的内容,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同时增进了高层次人才彼此了解和交流,为加强团队建设、相互协作形成发展合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党委书记褚敏出席结业典礼,对本次培训班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强调人才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分析了学校当前发展的形势和目标,结合学校申办本科职业大学的使命背景,指出学校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自主培养的力量。他从“四个第一”对高层次人才提出要求:一是坚持师德师风是第一标准;越是学术水平高,越要在师德师风上树立典范,体现风范,成为示范。格局要高,眼界要高,要经受住得与失、苦与乐的考验;二是坚持育德育才是第一责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仅是知识传授,还要有价值引领,认同我们的道路、制度、理论、文化,让学生有获得有成长;三是坚持产教融合是第一路径;职业院校的类型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多到合作企业蹲点调研,把有技术特长、有教育责任的企业引进到学校,为人才培养提供助力;四是坚持团队协作是第一选择;在专业建设和专业群建设过程,打破单兵作战、单打独斗的局面。最后向全体高层次人才发出号召——伟大的时代蕴藏着的伟大机遇,这种机遇是国家的、是学校的,也是每一个人的,我们要担当起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和职责,同时不断地拓展专业视野,积累实践经验,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既能做教师又能做“教练”,一起肩负使命,敢于担当作为,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为学校升本工作的推进,为教师个人成长,为自主培养高质量人才,与学校党委同心同德、同频共振,同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