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一支部赴毛泽东旧居陈列馆 开展“追寻伟人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


[2023-07-24 14:54:27]

2023年7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支部全体党员前往位于茂名北路120弄甲秀里的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开展追寻伟人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体验沉浸式特色情景党课。

23.7.19马院一支部毛泽东旧居主题党日活动(1).jpg

沉浸式情景党课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讲解和授课模式,通过内容重塑,流程再造,在形式上创新性地融入视频、音频等元素,在仪式设计、人物演绎、戏曲引入、戏剧表演、朗读互动等多方面增强了学习和现场的感受效果。从为每位来访的党员佩戴党员徽章开始,通过一段历史、一张照片、一个暗号、一封家书、一首诗词,拨开伟人的光环,触摸他们普通人的一面,感受一场革命浪漫主义爱情洗礼,感悟伟人的坚守和初心。

1924年6月,年仅31岁的毛泽东携夫人杨开慧、两个孩子毛岸英、毛岸青以及岳母寓居于甲秀里,毛泽东在这里居住了半年之久,这也是他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一次。据介绍,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有11次来到上海,其中有3次是居住在静安辖区内。

党课上,陈列馆主讲教师重点讲述了1924年毛泽东居住在甲秀里的这段岁月。一张特殊的全家福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这张全家福照片上只有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3人,其实当时一家四口都在现场,由于中共中央有严格的纪律规定,所以毛泽东没有入镜,这也成了永远的遗憾。正如主讲教师所说,“现在我们称这张照片为‘不完美的完美全家福’,就在于虽然没有父亲、丈夫的身影,但他完美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严格遵守党的规章制度,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旧居客堂前,伴随着支部党员代表饱含深情朗诵《毛泽东和失去的亲人们》节选)、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在场的每位党员仔细阅读手里一封封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家书,让党员们“穿越时空”回到革命岁月中,感悟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信念的同时,也映衬出伟人作为平凡人的一面。

最后,校党委书记褚敏同志带领全体党员面对鲜艳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表达坚守入党初心,坚定干事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