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国际)花展“未来花园设计师”8个获奖作品亮相 香氛疗愈身心 昆虫住上旅馆


[2024-05-07]   发布单位:宣传部   阅读次数:303

《嗡嗡故事会》——启示人们保护蜜蜂在城市中的栖息地

《浮动的香草森林》——营造以芳草香气疗愈身心的空间

最近,“公园20分钟效应”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一项发表于《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只要在公园里待上20分钟,即便什么都不做,也能显著提升人们的幸福感。逛公园何以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快充”?如何打造市民身边理想的社区公园、口袋花园?在上海(国际)花展上海植物园主会场,首次面向全国27个省市、168所院校的520支团队征集作品,2024“未来花园设计师”大学生设计竞赛板块展示了8个获奖作品,让市民、游客一睹“Z世代”设计师们的答卷。

以自然疗愈

回应都市人情感需求

白色的纱网化为轻盈的浮云,柠檬百里香、薰衣草、薄荷等馥郁芬芳的天然香氛让人卸下疲惫,在作品《浮动的香草森林》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童莹和她的同学们用色彩和气味,为都市人打造了一处疗愈身心的空间。

整个场地根据疗愈之力分为消除疲劳、渐入佳境、能量补给、悠然新境四个阶段。“森林”植被高低错落,一些芳香植物搭配相得益彰,场地色彩由浅至深、由纯白转为缤纷,象征着疗愈成效逐渐提升。团队成员颇为用心地在场地内添置了雾森系统,搭配具有舒缓功效的精油,营造出水雾弥漫的朦胧景致,让参观者的内心更加放松、平和。

在童莹看来,理想的花园不仅美观,还应当具有自然疗愈功能,“我们以未来花园设计师的视角,回应都市人繁忙生活中的舒压需求,也希望借此机会为大家科普植物功效,展示芳香植物的应用”。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钟炜婷和团队成员们同样将目光投注在都市人的情感需求上。去年年底,电视剧《繁花》热映,剧中,宝总的一句“螺蛳壳里做道场”让身处广东的他们反复咂摸,上海弄堂里亲切松弛的邻里关系更引发了他们对当下“陌生人社区”困境的思考,于是,《螺蛳壳里造花园》的设计灵感应运而生。

“开花窗”“孵太阳”“乘风凉”,上海弄堂里寻常而又温馨的三幕生活场景被融入到花境植被的设计中。从入口处走进场地,碎石逐渐转变为植物,预示着人们的边界感即将被自然消解;信步向前,花境围合的小路逐渐变得宽阔,花材也由冷色调的无尽夏、蓝雪花转变为向日葵、萱草等黄橙色调的植物,尺度、色彩的变化,拉近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这一方小天地里,设计师们还特意添置了几处休憩座椅,供参观者们歇歇脚、嘎讪胡。“可以看出,在这个场地里,人们从陌生人社区慢慢走向了熟人社区,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社区花园、口袋公园能成为人们聊天、晒太阳、进行温暖社交的场所。”钟炜婷说。

为昆虫造园

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街角花园是城市居民的会客厅,也是飞鸟鱼虫的栖息地,如何让一座花园留下更多“常住居民”?“Z世代”用设计语言给出了答案。

“中华蜜蜂的授粉活动保障了植物多样性,进而保障了昆虫和鸟类的多样性,构成互相依存的生态系统。但随着栖息地的减少,城市中野生蜂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关注到这一现象后,来自四川大学的蒋雨濛和同学们决定为这群小生物设计一座专属花园。

在作品《嗡嗡故事会》中,设计团队一方面通过一串红、金盏花、火棘等蜜源植物吸引蜜蜂采蜜,另一方面通过装置设计,科普城市中蜜蜂的生存故事。场地入口处,散布的花坛体现了蜜蜂破碎的生境;场地中央,利用玻璃球搭建的盆景,展现蜜蜂在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五大作用;场地右侧,通过装置还原了自然界中蜜蜂的巢脾,利用樟木、稻草、瓦片等可循环再利用的材料,搭建了一个蜜蜂“嗡嗡旅社”。

来自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设计团队也在昆虫世界找到了设计灵感。据《虫鸣花间——绽放的昆虫奏鸣曲》主创成员之一的沈庆庆介绍,他们利用木材、稻草、芦苇等材料,为昆虫搭建了“昆虫旅馆”。

本报记者 陆佳慧


原文链接:https://wap.xinmin.cn/newspaper/xmwb/183053.html

微信图片_202405071245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