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校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成功举办“2018长三角城市发展平行分论坛”之“城市群建设与高质量城市发展构想”主题活动。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炜出席论坛,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二级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参加论坛。论坛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城市群建设与高质量城市发展”这一主题做精彩的学术报告。
来自复旦大学的朱春奎教授对北京、上海等城市创新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分析,指出要形成科技创新协同的跨区域治理模式,构建长三角跨行政区域创新体系:一是要组建长三角一体化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与创新联合服务中心;二是要成立长三角行业联盟,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服务创新工程;三是要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的创造力工程,激活科技社团的创新功能。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朝阳教授对东京与上海在轨道交通的线网层次、线网密度、站点间距、发车间隔、列车编组、车辆类型、换乘模式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提出新时代大都市的轨道交通发展,要注重轨道交通发展理念创新与技术革新相结合,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并注重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建设,为上海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参考。
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张学良教授在空间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城市溢出效应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强调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化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他指出:只有实现长三角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只有加快推进上海都市圈建设,才能真正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加快推进;要从新指标、新数据、新空间三个新的维度对高质量发展进行度量。
来自上海海事大学的时平教授提出要进一步释放海洋文化的能量和价值,在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合作共识的基础上,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资源合作开发。
提问环节部分,在场的教师和学生围绕分论坛主题与专家们展开热烈的探讨和交流。
此次平行分论坛,提升了在场师生对上海都市圈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以及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全局观念。(2018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