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8日,“中国城事”课程将课堂设置在“海上名园”豫园中。作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豫园的建筑布局和绿化布局显示了明清以来约480年的风物典故,一草一木都蕴涵故事情怀。在现场教学中,豫园专家荣磊老师不仅仔细将豫园的掌故轶事、海派人文告诉学生,还把豫园在保护过程中如何以匠心对历史名园进行活态化传承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细节分享给学生。在近水楼台、名贵文物的徜徉流连、移步换形中,来自奉贤校区18级的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班的学生,还在梨园昆曲、老城厢寻访中,形象地感受到城市的发展、变迁与变革的。
为了进一步开掘城市园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这次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豫园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主管领导臧岭主任和巢文庆科长还详细介绍了豫园跨入二千年后的修复保护情况,特别地强调豫园作为名园,多次向多国元首及夫人展示江南文化的无限魅力,其意义已超过了园林本身。因此,豫园的保护更加需要大家共同来关心,豫园的管理更需要高校智慧的支持。同行的学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的品牌研究专家,对此也有颇有同感,觉得豫园作为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在延续园林文脉、弘扬海派文化的过程,将地域历史和民俗特色结合在一起,将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结合在一起,其品牌优势独具魅力,是城市化进程中弘扬民族传统风情的上海典范,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呈现出一幅楼台掩映、溪流峰石的风景图画了。
为了感谢上海豫园管理处对“中国城事”课程组的大力支持,提供了翠点春妍、画梁彩栋、近悦远来的风水宝地,让学生在亲近古典园林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直观的体验;为了感谢豫园管理处对我校园林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入职培养,以及为培育圆熟的园艺养护技术而着力于工匠精神的精心教导,“中国城事”课程组代表学校向豫园管理处赠送了锦旗,上书“环境典雅、古趣盎然,授业解惑、一丝不苟”16字,对豫园长期来认认真真对学生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表示由衷的谢意。在赠送仪式上,“中国城事”课程组还表示,风景园林本身就是环境美的象征,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是习总书记对教育的殷切希望,因此园林教育是立德树人、扎根生活、塑造美的心灵的重要方式之一。希望今后能和豫园有更多的携手,共同做好爱岗敬业的合格人才的培养工作。(2019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