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阳春三月时节,校园内绿意盎然。此时,一项独特的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实践项目——海棠花艺工作坊 “天竺葵花韵劳作”正悄然展开。该项目目标是让每一位学习《园林花卉》课程的学生在课程之外完成种花、繁花、养花、赏花一系列任务,天竺葵以其鲜艳的花色和独特的花香成为这次实践活动的主角。项目旨在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强化劳动锻炼,培养劳动习惯,塑造劳动精神,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劳动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同时将深刻感悟到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美好。
开学之初,徐冬梅老师精心选购了24个品种、共计70盆色彩斑斓的天竺葵,通过抽签的方式,每位学生都领养一盆,开始了一段与花朵共成长的旅程。这个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学期充满期待。
学生们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对这些天竺葵进行栽植、养护。从浇水施肥到扦插繁殖,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他们学习了天竺葵的习性、生长环境要求、浇水施肥技巧等知识,并亲手实践了这些技能。学生们小心翼翼地照料着自己的天竺葵,每天观察它的生长情况,记录它的点滴变化。
更有趣的是,学生们还将用视频记录下天竺葵花开花谢的全过程,捕捉那些短暂而美丽的瞬间。使用彩笔描绘天竺葵在最灿烂的容颜,把那份美丽永远定格
随着天竺葵的逐渐成长,5月中旬,学生们又开始了扦插繁殖的实践。他们学习了扦插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亲手制作了扦插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体验到了生命的神奇和繁衍的力量。
学生们每日三次探访温室,照料天竺葵。在这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他们学会了与同伴协作,面对难题时,会向温室的陈爷爷和李奶奶寻求帮助,总是以谦虚礼貌的态度请教。节假日里,他们甚至会请求两位长者帮忙照看自己的植物。
通过此次天竺葵花韵劳作活动,学生们在种、养、繁、赏天竺葵的过程中,全方位体验劳动的乐趣,学习专业、热爱专业。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体验生活的美好,感悟生命的力量,学会接受和尊重人与人的不同。比如24种不同的天竺葵,有的在3月初便绽放得繁花似锦,有的则要等到4月、5月才姗姗来迟地展示其美丽。特别是直立天竺葵‘白鼠’品种,直到6月初才半开花朵。在这过程中,几位学生在焦虑的等待里培养了耐心,逐渐学会欣赏每一株花的独特之处,正如我们接纳每个人的独特性一样。
同学们的种花记录和交流汇报
海棠花艺工作坊 “天竺葵花韵劳作”不仅是一次持之以恒的劳动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学生们看到自己亲手栽培的天竺葵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时,那份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在与花朵的亲密接触中,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也领悟到了劳动的价值。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些小小的天竺葵将在学生们的精心呵护下,绽放出怎样灿烂的光彩(秋季学期,学生们将继续养护自己的天竺葵)最后,这是一次关于生命、关于成长、关于学习的旅行,让我们在天竺葵的绚烂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贾俊峰:几乎每天我都会去温室看一眼我的天竺葵的生长情况。它的每一个生长阶段都能引起我的惊叹,因为是晚开品种,所以它教会了我耐心,每一朵花的绽放都是时间的奖励。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园林花卉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实践技能的培养。我认识到了专业的重要性,它教会了我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同时,我对劳动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每一次浇水、施肥、修剪都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
陈莹:经过这三个月种植香叶天竺葵,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美丽。每日悉心照料,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让我对园林花卉这门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喜爱。每天看着天竺葵茁壮成长,心中满是喜悦。生命如此奇妙,看到班里其他人的天竺葵,每一株都有它的生长轨迹,让我更加敬畏自然,珍惜生命。
张瑶:这是我第一次养天竺葵,我把它养的很好,养它就像养小猫一样,很有成就感:我养大了一株植物哎。我的托克完美很迷你,它好小,叶子也是,感觉像是植物里的小孩。几乎是每天,我都会去看它,虽然每天都差不多,但是就是想看看,慢慢的就成为了一种习惯。三个月,我把它养了三个月,花开了又谢,生命却长青。扦插的时候我也高兴,感觉它的生命得到了传承,当小枝生根,这就是一场复活。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END
排版| 新媒体部 李佳琦
图片| 市政与生态工程学院
撰稿| 徐冬梅
审核| 顾豪杰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pnzHcujvmHRCfVHJ23V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