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育:城建职院将“劳模精神”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022-03-09 15:17:02]

第一教育2022-03-09 15:17:02

记者 | 魏小潭


陈迪原是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一名学生,也是学校首批劳模(工匠)精神教育实验班学员。毕业后,她在一个社区里从事文职工作,每天面对的就是社区里形形色色的居民。说起这份工作,陈迪常会想到自己曾在学校“劳模班”里上过的课。近距离接触过那些劳模之后,她觉得劳模其实离自己并不远,就在身边。


近年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成立“新时代劳模(工匠)精神教育中心”,邀请多位知名劳模走进校园,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故事为学生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2018年9月,学校首批“劳模(工匠)精神教育实验班”开班,实验班由劳模导师、政府人员、企业家、学校教师共同担任班主任,实行“0.5+X”学制。课程由劳模导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共同承担,X项目化教学阶段则由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精神科创孵化基地和教育中心一起承担。劳模科创指导团队坚持“社会急需、行业空白、企业支撑、贴近专业”的理念,优选出一些真实项目进行实战培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场素质。


 


去年 11 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抓斗大王”包起帆来到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该校学生开展讲座。这位荣获3项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7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 次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的技术大咖用自己传奇的经历告诉学生们:“如果今天你努力,明天你也会是劳模!”当那些原本只能在书本上或者展示馆里了解的人来到课堂里,走到学生中间的时候,那种震撼的感觉让学生们深受触动。



2020年暑假前,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邮电部劳动模范、三届上海市劳动模范韩文明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的学生们带来了一门详细介绍“劳模(工匠)精神内涵”的课程,他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们阐释了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如何在岗位上尽职尽责。除此之外,学校还邀请了陆美红、汤洪根、黄继才等七位劳动模范,分别从“劳模精神概论”“劳模发展简史”“劳模成长之路”等多个层面,用 16 个学时的时间,为学生讲授这一课程。除课程学习之外,学校还建立了18个劳模育人实践基地,聘用160多位劳模导师,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劳动实践,指导和帮助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和提升。


原文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8517439_30597_dyjy.html?app=1&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