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重温时代劳模包起帆的艰难创新之路
9月29日下午,新时代劳模(工匠)精神教育中心组织学校劳模班的同学们走近劳模、走进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进行参观学习。学习包起帆劳模创新、开放、担当、奉献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
进入劳模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木墙——三维立体播放台,通过视频展示了包起帆劳模的创新启程之路。工作中,包起帆劳模为了帮助工友们,保护工友不再受伤,他开始研究如何制服“吃人的木老虎”,为了能很好解决问题,包起帆劳模进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习深造,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终于解决了“吃人的木老虎”问题。
在现场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了解了一幅幅画面和一张张荣誉证书背后的故事,也渐渐清晰了包起帆劳模一路走来的感人历程。包起帆劳模从一名上海码头工人逐步成长为科技精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著名劳模,大国工匠。
上世纪80年代,他结合港口生产实际,开展新型抓斗及工艺系统的发明,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被誉为“抓斗大王”。进入新世纪,他又领军发明了在国际上被誉为“人类运输方式革会”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他提出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公共码头与大型钢铁企业同无缝隙物流配送新模式。他的发明创造成果,在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一次又一次获得金奖。
2006年5月,在第95届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上,他获得4项金奖,成为105年来一次获得该展会奖项最多的人,轰动世界。2009 年,他获得了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颁发的“阿西布.萨巴格优秀工程建设奖”,成为中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他连续5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2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2009年,包起帆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包起帆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港口装卸自动化的创新者"。包起帆劳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承载着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追求和责任,成为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02 同学们参观后的感悟
参观后同学们感悟颇多:“在包起帆劳模身上,我真正看到如何脚踏实地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他的事迹太让我感到震撼,让我真正体会到劳模精神的伟大。”
“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是时代的楷模,在包起帆劳模身上体现出的主人翁般艰苦创业的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强烈的开拓意识和创新求实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劳模文化的精髓。”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包起帆劳模勤奋学习,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无私贡献优秀品质,承担使命、接力奋斗,争做新时代合格大学生。”同学们如是说。
03 包起帆劳模对于新时代青年的寄语
你可以没有学历、没有资历、没有背景,现在还从事着平凡的劳动,但只要努力学习、爱岗敬业、用心做事,就一定能够在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