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有序开放学校教研、文体等资源,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育和社区文明创建等活动。社区对学校的文明创建工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学校充分发挥实训中心和校园文化等优质资源服务社会的功能,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杨浦校区和奉贤校区开展“职业体验日”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体验职业乐趣、展望职业前景、树立职业理想。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动与奉贤区汇贤中学对接,帮助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学校注重参与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积极与社区达成共建。学校参与奉贤区文明城区创建进校园活动,完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应急避难场所管理等。校团委与殷行街道合作开展共建活动,如绿植领养、室内观叶植物的养护讲座和爱心义卖等活动。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与南桥镇建立南桥义家志愿联盟。继续教育学院与北站街道共建“北站·城建讲堂”,积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多个党支部与学校周边社区、派出所等开展联建学习活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期间,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第一党支部与庄行派出所党支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暨党建共建活动,继续教育学院第一党支部深化共建、同赴北站街道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将学生课程作品在庄行社区文化中心展示,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创建活动。
继续教育学院全年为社会提供全国造价工程师、全国监理工程师、全国一、二级建造师、土建施工员、资料员、材料员、质量员、劳务员、标准员、机械员等执业从业资格学习培训,2019年共开设培训班203个,培训2406人次;2020年3月至今共开设培训班60个,培训3825人次,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
(学校与南桥镇建立南桥义家志愿联盟)
(学校职业体验日活动向周边社区学校辐射)
58.落实献血任务,完成征兵计划,开展拥军优属、双结对、社会捐助、扶老帮困等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区)治理。
献血方面。近两年来,我校积极落实开展无偿献血工作,调动各二级学院师生参与无偿献血。2019年,在奉贤校区组织583人次献血,杨浦校区组织365人次献血,超额完成献血任务。2020年,我校校内集中献血和校外献血点累计539人献血在奉贤校区、杨浦校区组织多人次献血,超额完成献血任务。更有不少先进事迹,如奉贤校区2位食堂工作人员也踊跃参与了献血,杨浦校区国交学院彭义云同学因熊猫血型,连续两年无偿献血400毫升。抗击疫情期间,学校党委、工会、团委联合发起倡议,褚书记响应号召,组织和带领广大师生加入到“同舟共济 为爱举手”城院师生无偿献血“赤诚行动”中来,为此次“赤诚行动”注入城院“硬核力量”。
(我校组织无偿献血活动)
(校领导疫情期间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征兵方面。2019年的征兵工作中,77名大学生应征入伍。2020年实际走兵总人数70人 ,杨浦35人(计划34人)、奉贤35人(计划33人)含直招士官1人 ,超额完成2人。同时毕业生杨浦16人、奉贤18人 共34人 ,毕业生比例达到50%。市征兵办要求40% ,我校超10个百分点。我校把上海市奉贤西点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作为我院师生的国防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2019年部门获得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李雪健获得征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0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3个“建军节”来临之际,学校领导带领学工部(武装部)走访慰问武警官兵,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部队官兵致以节日问候,并赠送慰问物资,签署了共建协议,就国防教育、军训、征兵、军民融合、战士及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等事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
(广大学生踊跃报名应征入伍)
(我校完成征兵任务)
(开展拥军拥属活动)
双结对方面。学校团委与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团委、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麻栗坡县团委结对共建,在“就业创业”、“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组织创新”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校地互动、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学校每年组织理工、农林、医学、人文社科等各专业大学生以及企业家、投资人等,以“科技中国小分队”、“幸福中国小分队”、“健康中国小分队”、“教育中国小分队”、“十九大宣讲小分队”或项目团队组团等形式,走进共建单位的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将学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辐射到共建单位的农村及贫困地区。学校组织相应的团队到共建单位的县、乡、村和农户,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共建单位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在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和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按照2019年11月签订的《上海院校对口帮扶喀什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行动框架(2019—2020)》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2020年“一校为主、多校对一”对口帮扶任务,由我校牵头,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等6所高校参与,组建以上海建筑职教集团副理事长、我校原副校长范文毅为团长的27人专家教师团队,赴喀什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喀职院”)开展了为期6天的专业帮扶。
社会捐助方面。学校每年开展“冬日阳光”、“春日暖流”爱心大义卖主题活动,每年依托“城•基金”定点直投共建单位希望工程专用善款一万元,用于共建单位贫困学生的帮困助学工作;在共建单位指定的学校逐步建立“城建爱心书库”;联动学校各二级学院积极响应共建单位的实际生活物资需求,予以力所能及的物资援助。在疫情期间,学工部人员共捐款3100元,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八一”建军节前夕,学校领导走访慰问武警官兵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部队官兵致以节日问候,并赠送慰问物资。
扶老帮困方面。“城心·乐龄”养老服务志愿团队面向各级各类养老机构及特殊老年人群开展各种形式丰富的为老志愿服务活动。从志愿团队正式成立以来,与上海23家养老机构建立了长期志愿服务关系,保持平均每月1-2次服务频率。每年暑期,“城心城意·相约乐龄”养老服务社会实践团队带领专业学生,在上海定点的养老机构进行养老服务活动。团队开展的“口述人生,献礼华诞”主题养老服务受到了长者的肯定,并接受青春上海等媒体的报道,作为典型案例收入在团市委组织编写的“金辉行动”上海青年为老志愿服务风采录中。2020年杨浦区大学生获得医教结合优秀组织奖。学校在护理(老年方向)、健康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形成健康养老类专业群,共建共享养老类平台课程,营造养老类人才培养氛围。
(“城心·乐龄”养老服务志愿团队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
社区治理方面。在每年一度的奉贤菜花节期间,学校团委在原“城·心”志愿者服务队的基础上,与庄行团镇委联建,组织200多人次青年志愿者为景区提供售票、咨询、菜花宝宝等游客服务。联动推出“我为乡村添秀色”项目,在我校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遴选大量绘画专业学生组成“和美家园·青春墙绘团”等特色青年团队,引领城院青年志愿者参与庄行镇重点工作,为“和美宅基·生态村居”、“和美楼组·宜居小区”、庄行乡村旅游四季节庆等中心工作增添生态小景致,共绘20余副“青春画卷”,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我为乡村添秀色 青年共促生态美”——第十二届菜花节石绘活动和系列墙绘活动,得到了社区干部和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庄行镇社区墙绘”项目荣获第一届“知行杯—青春社区”上海高校共青团“往社区走”社会实践项目大赛百强。学校积极参与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社区平安出谋划策。学校与奉贤区民防办签订应急避难场所启用相关协议,了解民防设施,开展民防教育。疫情期间团队老师积极参加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在2020年志愿抗议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陈洁、赵玲老师积极参与了志愿心理咨询服务,对疫情期间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学校后勤保卫处处长被聘为“平安庄行智囊团”成员)
13.继教院第一党支部深化共建、同赴北站街道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
14.我校两项目入围第一届“知行杯—青春社区”社会实践项目大赛百强名单
16.为老志愿服务活动被收入上海青年为老志愿服务风采录优秀案例汇编.pdf
17.今日重阳| 跟随解放・上观新闻记者探秘城院“养老人”如何“服务”老人?
20.同舟共济 为爱举手|城院师生用热血汇聚力量,用爱心守护平安!
21.城院牵头组建上海高校专家教师团队赴喀职院开展2020对口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