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面向非洲国家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在线系列课程


[2025-10-24]   发布单位: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   阅读次数:18

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化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构建中文+职业技能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模式,服务高等教育引进来走出去”。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于10月17日-10月22日面向突尼斯、摩洛哥、埃及等国高校师生,开展《绘画与民俗:中国传统年画艺术与年俗》文字的启迪-字体和现代图案设计》《漆彩流光-中国传统漆器的材料工艺与美学》等三场线上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邵东东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相关工作人员以及非洲等国家高校师生参加本次开班仪式。

1761282934601168.jpg

1017日下午,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中文+职业技能”在线系列课程正式开班。邵东东在致辞中对本次培训班的举办表示祝贺,并就本次在线培训课程内容和师资概况做了总体介绍。她表示,学院将以本次系列课程为契机,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开发更加多元化的课程资源,为非洲及东南亚国家学生拓宽多样化学习通道。她期望学员们通过培训收获知识技能,增进国际友谊与合作。

1761282971912319.png

1017日,第一场在线课程《绘画与民俗:中国传统年画艺术与年俗》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教授、上海市虹口区非遗传承人李文墨讲授。他生动地向海外学员讲解了中国年画与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中国传统年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及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年画风格。武将天官财神灶王仙姑福娃等传统年画中丰富多彩的人物世界,让海外学员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产生浓厚兴趣。10月21日,第二场在线课程《文字的启迪-字体和现代图案设计》由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邓槐建姚亚秋和孙蒙莎三位老师主讲。老师们从书法的演变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字体设计的原则与技巧,以及如何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图案设计中,创造出既具有文化底蕴又不失时代感的作品。他们展示了多个成功案例,鼓励学员们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去,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10月22日,施宇莉老师《漆彩流光-中国传统漆器的材料、工艺与美学》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漆器的制作材料、复杂工艺流程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学思想,让学员们对这一古老而精湛的手工艺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高清视频展示和现场互动问答,施老师还解答了学员们关于漆器保养、修复等方面的疑问,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漆器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整个“中文+职业技能”在线系列课程不仅传授了专业知识与技能,更促进了中非及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教育力量。

本次“中文+职业技能”系列课程共吸引了来自北非等国累计300余人次在线学习,获得海外学员们一致好评。学校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多层面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展示职教风采、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提升学校办学国际化水平,为上海国际化发展和促进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对外开放贡献城建力量。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