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开新篇——校企协作传承传统技艺,实践教学培养卓越工匠


[2025-01-11]   发布单位: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   阅读次数:204

1月8日上午,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23级学生在施洪威、倪皓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上海新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所属的文物工坊,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实践课程。这一课程是古建专业与新古公司于2023年共同创建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为学生提供砖石构造、木作、油漆彩画等实训课程,由该公司在历史建筑修缮保护、灰塑制作等方面从艺几十年、具有独门传承技艺的工匠师傅和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旨在为学生搭建从课堂走向行业的桥梁。

1736602983991486.jpg

在实践首日上午,学生们聚焦历史建筑中的水洗石工艺制作技术。在企业导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学生分组协作,利用水洗石工艺制作微缩版的上海历史建筑模型,切实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与操作中的细腻要求。

实践课程期间,德国萨克森州建筑教育协会会长施特雷勒教授/博士在新古公司总经理吴振邦的陪同下,参观了学生的实训过程。施特雷勒教授对学生操作的严谨态度和企业导师的专业指导表示高度赞赏,并与古建专业教师就职业教育中企业、学校、社会三方合作模式在中德两国的实践展开了深入探讨。参观结束后,双方表示希望未来能够组织各自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交流学习,进一步推动国际化职业教育合作。

校企协作的实训教学模式是古建专业近年来探索出的成功经验之一。由企业提供资金、场地和高水平工匠导师进行教学,学生则通过实践课程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文化理念,提前融入企业工作环境,为未来实习与就业做好准备。目前,已有十余名古建专业的往届毕业生在新古公司就业,其中2018级毕业生贾俊喆在公司内成长为业务骨干,并于去年11月作为公司代表参加了德国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实践培训,获得了相关资格证书,成为校企合作培养优秀人才的典范。

此外,古建专业通过与更多企业合作,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并借助企业的海外业务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路径,推动“职教出海”计划的落地。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古建专业的教学模式更具实践性与适应性,也在培养新时代古建工匠的同时,为中国传统技艺的国际化传承与推广注入了新活力。

文物工坊的实践课程既是古建专业校企合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专业教学传承性的生动体现。未来,古建专业将继续深耕产教融合之路,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中国古建筑保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1736603014228273.jpg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