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教结合项目“高校民族文化人才工作室”海派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技术著作专家论证会顺利召开


[2024-10-16]   发布单位: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   阅读次数:245

10月14日上午,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2024年文教结合项目“高校民族文化人才工作室”在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海派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技术著作专家论证会。本次论证会由四建集团副总工程师、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谷志旺主持,会议特别邀请了原上海市规划资源局正高级工程师林驹、原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赵为民、同济大学教授张鹏、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陈中伟四位行业专家参与指导此次会议旨在审议项目组编撰的书稿内容,进一步提升著作的专业性与学术价值,为推动海派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1729046308370566.jpg

首先,项目负责人、建环学院院长高守雷对《海派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技术》一书的编写背景、建设目的以及核心内容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书稿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书稿从数字化测绘、修缮工艺和材料数字化、数字化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既注重技术细节,又结合海派建筑的独特历史文化背景,力求为教育教学和业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729046319916844.jpg

随后,四位专家逐一发言,对书稿内容进行了全面审议,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他们对书稿的立意、章节设置以及对书稿中技术方法的可操作性、创新性表示肯定,同时就具体章节的细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度、术语的规范性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议。专家们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发展运用,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转型,著作进一步强化前沿技术与传统建筑保护手段的融合,确保成果具备较高的可持续性与推广价值。同时,从学术的角度厘清本书的核心概念,进一步明确书稿内容。

最后,会议对专家意见进行了总结,项目组将根据建议进行深入修改与完善,以确保最终著作内容更具科学性与实用性。

此次专家论证会为项目组后续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组将继续秉持严谨治学的态度,致力于推动海派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技术的发展,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