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协同育英才 校地联动护文脉——我校与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07-25]   发布单位: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   阅读次数:93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传承中华文明、赋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7月23日,我校与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鉴定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市文保中心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在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融合方面迈入深度合作新阶段,为上海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注入了强劲的院校协同动力。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作为学院文物类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托单位,长期致力于文物保护与修复、古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本次签约仪式的举行,是贯彻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新时代文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有力举措,体现了学院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地方文化发展的担当作为。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在致辞中对张峥嵘校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双方未来的深入合作寄予厚望。他表示,此次合作的达成,是双方多年互信互通、共谋发展的成果,未来将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展现更大潜力。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市文保中心副书记、副主任(主持工作)钟经纬与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院长高守雷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科研攻关等方面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携手打造文物保护领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范工程。

1753406078266119.jpg

签约仪式后,双方围绕未来合作的具体方向和实施路径展开了深入交流。与会人员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共建共享、实习基地共建、科研联合攻关、师资协同培训等议题,开展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双方将成立合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形成统筹推进、务实高效的合作工作体系。

钟经纬副书记指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站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和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高度来推进双方合作,推动实现“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的一体化发展路径。他高度肯定了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在文物职业教育方面的专业实力和创新举措,认为学院在古建修复、文物保护等方面与市文保中心的专业资源和技术实践高度契合,双方合作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张峥嵘校长代表学校向市文保中心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强调服务地方文化传承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此次合作为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相关专业搭建了更高起点的实践平台与发展空间,学院将进一步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聚焦行业痛点难点,共同构建“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持续为文保一线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上海城市文脉的保护与延续。

1753406305483802.jpg

此次签约,不仅是我校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方面的重要进展,也是职业院校主动对接行业、服务社会发展的典型范例,为未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样本。它将有力推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人才培养水平的全面提升,为文物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出席此次活动的还有市文保中心不可移动文物研究部主任高文虹文物鉴定研究部主任赵荦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邵东东,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代表。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本次签约为新起点,汇聚专业合力,共同开启文物职业教育合作发展新篇章。

1753406320153179.jpg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