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充分发挥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校刊、电子屏、两微一端、公告栏等宣传渠道教育功能,健全校内媒体的审批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建立网络管理工作队伍。

学校重视官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橱窗展板、灯旗、海报、电子屏以及广播台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发挥,做到始终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常换常新,管理有序。学校重视发挥门户网站的宣传和信息服务的作用。建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专题网”、“文明在线网”、“四史”学习教育专栏等专题网以及各二级部门、二级学院网站,宣传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工作动态和成果,发挥正面舆论引导功能。

近两年,学校不断完善和开发校园官方微信和微博服务功能,同时将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微信公众号纳入微信矩阵统一管理,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建立始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座及时便捷的信息沟通桥梁,也成为了校内外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对外宣传有效的宣传阵地。

学校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积极挖掘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优秀典型、特色经验,强化舆论支持引导力度,联系中央在沪、本市主流媒体系统内媒体,利用媒体功能优势和影响力,做好正面宣传。2019年至今,包括新华社、中新社、央广网、解放日报、文汇报、青年报、东方网、上视、视等在内各类社会媒体平台共刊发我校宣传报道200余条,收到良好社会反馈。

image.png

(社会主流媒体聚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校园广播台,每周一二三四的中午和晚上安排播音,中午以漫谈书画、吃喝玩乐、影视风暴、慢言茶馆栏目,晚上体坛激情、潮流丝带、喜闻乐见、乐为动人栏目,并结合重大历史时间结点做特辑栏目。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校园生活,带来了最新讯息传递。

学校制定《关于规范校园宣传的若干规定》、《校内刊物管理办法》,确立了学校校园宣传管理规范,严格包括横幅、海报、电子屏、印刷品、内部出版物等在内的宣传品审批管理程序,开展了两次宣传阵地自查检查活动,确保实体宣传阵地意识形态安全。

学院严格执行《校园网主页新闻发布管理暂行规定》、《新媒体建设和管理办法》,规范新闻报道的审核发布流程,明确网站、微信管理责任人,实施定期检查机制,确保各类宣传内容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20.建立学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学校对外信息管理。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应对处理工作,对媒体舆论监督及时整改、反馈。

学校修订《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管理办法》,从机构、职责、原则、内容、形式、工作机制等方面,对学校对外新闻发布进行规范管理。学校高度重视校内媒体建设,及时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主动、准确、全面地向校内外介绍学校重要规划部署、重点工作及工作进展等信息。学校规范执行校园网主页和新媒体管理规定,严格对外信息管理。疫情防控期间,制定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准确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进展,严格审核信息发布内容,坚决杜绝造谣、传谣行为。

image.png

学校重视对外宣传力度,与校外媒体建立稳定联系。及时向媒体记者提供有效新闻信息,邀请来校采访重要活动,聚焦媒体宣传策划重点,主动向社会媒体提供成熟稿件,聚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学校办学成果、学校获评国家优质校、“双一流”建设立项、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城事》《筑梦中国》课程思政、长三角城市发展论坛、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备赛、进博会志愿服务、劳模进校园等学校重大工作开展校外媒体宣传,实现了较好的凝聚人心、外树形象的目的。

 学校加强宣传人员队伍建设,开展各级各类新闻宣传工作培训。进一步优化校内宣传员队伍组成,邀请校外专家就新闻写作等基本素养开展培训,提高新闻宣传质量。

 学校制定了突发舆情应对处置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校内开展突发舆情应急演练,提高妥善处置的能力。学校设置 “舆情通”舆情信息监测平台,优化网评员队伍建设,通过技术+人工的方式,积极关注学生及学生家长、社会公众等发布的信息和诉求。疫情防控期间,全方位收集和处理网络舆情,及时掌握学生和教职员工思想动态,及时回应师生关心关注的问题,发现虚假信息,及时澄清事实真相,防止谣言扩散。学校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回应社会和媒体舆论,并针对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分析和整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妥善进行回应,形成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反馈、引导,线上线下协同的工作机制。

21.依托易班等网络教育平台开发网络教育产品,开展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做好党报党刊订阅和主要媒体进校园工作。

两年来,学校易班发展中心积极利用易班平台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政工作。学校自全面启动易班建设以来,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在开展易班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创造学习型易班的工作思路,主张利用易班搭建“师生、生生”的互动平台,使学生在网络中最大限度的得到学习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建设学习型易班工作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易班成为开展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文明素养的新阵地。

1)有序推进易班网络平台建设,建设学习型易班工作团队。学校易班团队以校、院两级易班工作站为载体,由老师指导,学生骨干带动的模式开展工作。学校形成了校、院、班三级传递、同频共振的合作机制。 与此同时,除了易班工作站系统队伍本身,借助共青团“到梦空间”APP,学校积极探索第二课堂与易班网络互动社区的联建共享,易班与“到梦空间”在学校举行大型主题活动时共同发力,在日常小型活动中互搭平台,共同宣传、造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同时可以获取易班的网薪和第二课堂成绩单,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网络思政共享空间。

2)加强易班网络互动的内涵建设。让师生在网络互动中,共建班级、社区,交流思想、情感,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凸现易班育人功能。同时吸引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协会、辅导员队伍等 “进驻”易班,开展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发挥网络文化辐射和育人作用。 学校积极参加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举办的上海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上海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向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投递微电影、公益广告、短视频等形式丰富的学生作品。另据2018年上海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结果,我校学生9项作品喜获佳绩,共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3)推进专业特色项目建设。学校围绕学习型易班建设,充分利用易班平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了多个特色项目:

特色项目一:完善班级话题及网盘建设。易班的话题功能和网盘功能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对其进行明细分类,一是建设“易系列”功能专栏,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娱乐、交友等需求提供服务;二是建立易班辅导员沙龙,为我校师生搭建了解政策、研讨工作、获取资讯、分享资源、交流感情的网上家园。与此同时,除了易班工作站系统队伍本身,借助共青团“到梦空间”APP,学校积极探索第二课堂与易班网络互动社区的联建共享,易班与“到梦空间”在学校举行大型主题活动时共同发力,在日常小型活动中互搭平台,共同宣传、造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同时可以获取易班的网薪和第二课堂成绩单,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网络思政共享空间。

特色项目二:开展线上思想引领和线下师生互动。以易班为平台,设立易班长,配合老师即时发布新闻和实用信息,开展各种在线活动,创新了班级管理方式,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学习需求和生活需求,构建良性发展的、黏性强的校园网络文化。城建学院易班工作站做了很多趣意结合的线上投票活动。例如,易班参与了学校寝室文化节线上作品的征集、上传、展示,线下组织了各类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积极参与学校层面的文化节、艺术节、运动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各项文化活动;创新文化建设载体, 积极组织富有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扎实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疫情防控期间,转载居家出行如何防范新冠病毒,向师生普及卫生知识。通过易班平台对我校医护专业学生随瑞金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抵达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援助事迹进行报道。推动广大师生围绕抗击疫情主题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网络正能量,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指导下,上海城建举办“守护你我 爱满天下”全校师生主题网络文化原创作品征集活动,参加上海市活动评选。

防疫一线 城建师生勇往直前.png

防疫一线 城建师生勇往直前

上海城建举办守护你我爱满天下全校师生主题网络文化原创作品征集活动.jpg

(学校举办“守护你我 爱满天下”主题网络文化原创作品征集活动

特色项目三:结合时政热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今年,学校大学生易班发展中心在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了“家乡的红色故事”征文活动,要求学生在暑假期间,紧密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线,深入挖掘家乡的红色故事,重温革命光辉历史,弘扬优良传统,用故事探访的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最后通过回帖的形式参与活动。虽然在假期,但是各二级学院还是积极参与,最终37人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该活动充实了学生们的假期,以家乡真真切切的变化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校师生通过作品创作、公益讲座、视频录制等形式,参加文艺抗疫用作品致敬最美逆行者,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学宪法 讲宪法主题系列活动.jpg

(学校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主题系列活动

学校积极拓展与中央驻沪和本市主流媒体联系沟通,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积极做好对外新闻宣传,全年共有近150篇各级媒体报道,包括人民网、新华网、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其中多篇特色经验做法稿件被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刊载,多篇报道被市教委新闻办官网上海教育转载。2019年学校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联合推出中国城事音频专题栏目,收到良好社会反馈。

学校订购《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党报党刊1600多份,发放党内学习读本5000多册,发放范围包括全校师生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干部。


1.沪城建院委宣〔2019〕2号关于印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关于规范校园宣传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2.沪城建院委宣〔2019〕4号关于印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校内刊物管理办法》的通知

3.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制度.pdf

4.官网媒体声音专栏

5.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易班发展中心管理办法1022.pdf

6.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易班工作站 总章程.pdf

7.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易班分站管理办法.pdf

8.学校在2018年上海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获佳绩

9.城建易班主题网络文化原创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202002.pdf

10.守护你我 爱满天下 活动报道.pdf

11.城院易班行动中.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