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故事

不关我事

有个人因说话总得罪人,所以妻子很少让他出去做客。一天都居家喜得贵子,请他去吃饭,临走前妻子嘱咐他千万别说话,他答应了。 到了邻居家,人家怕他又说不吉利的话,就赶快劝他吃饭。他吃完饭,临走前对邻居说:“你们都看见了,今天我可是什么也没说吧。今后这孩子死了,可不关我的事啊!”

 

态度

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习惯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 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 

“她没有骂人。” 

  (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宽。) 

 

角度

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一位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而另外一名老师则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身为长辈的人,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励,更狭窄地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换位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 

 

潜能

一辆载满乘客的公共汽车沿着下坡路快速前进着,有一个人后面紧紧地追赶着这辆车子。一个乘客从车窗中伸出头来对追车子的人说:“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坐下一趟吧!”“不,我必须追上它,”这人气喘吁吁地说:“我是这辆车的司机!” 

(有些人必须非常认真努力,因为不这样的话,后果就十分悲惨了!然而也正因为必须全力以赴,潜在的本能和不为人知的特质终将充分展现出来。) 

 

 

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突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在你面对冲突和争执时,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愧,或许很快就能释怀了。) 

 

9.小明洗澡时不小心吞下一小块肥皂,他的妈妈慌慌张张地打电话向家庭医生求助。医生说:“我现在还有几个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时后才能赶去。” 

  小明妈妈说:“在你来之前,我该做什么?”医生说:“给小明喝一杯白开水,然后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让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时间了。” 

(放轻松些,生活何必太紧张?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对。担心不如宽心,穷紧张不如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