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共34课时,分第一学期16课时,第四学期18课时。课程采用小班制,以活动课和体验课为主。任课教师把每个主题的心理学知识结合学生的特点变为学生喜欢参与的心理活动。
内容模块 | 学习任务 | 知识要求 | 能力要求 | 学时 |
心理健康 导论 | 初步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含义 | 1、心理健康的含义, 2、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3、了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含义 | 通过一两个游戏,了解心理体验课的教学形式。 | 2 |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 认识自我意识的概念和构成 | 1、自我概念 2、自我的不同层面 | 树立自信 | 2 |
沟通与交往 | 了解沟通过程 了解交往的过程 沟通能力训练 | 1、什么是沟通 2、什么是交往 3、自我沟通能力状况评估 4、分析自我的交往特点 | 提高沟通能力 | 2 |
情绪管理 | 了解情绪 识别情绪 调节情绪 | 1、认识情绪 2、识别情绪 3、情绪对人的影响 4、掌握情绪ABC理论 | 提升调节情绪的能力 | 2 |
恋爱与性 心理 | 爱的五种能力的塑造 爱情三角理论 | 1、爱情是什么? 2、爱的五种能力 3、大学生爱请的误区 4、性心理 5、婚姻浅谈 | 培养爱的五种能力、提升情商 | 2 |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 高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表现 | 高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表现 | 1、具备识别常见问题的能力 2、具备求助意识,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 2 |
内容模块 | 学习任务 | 知识要求 | 能力要求 | 学时 |
人格与心理学 | 掌握人格的含义和人格类型,了解人格的可塑性,了解人格障碍的表现 | 4、人格的含义 5、人格的内容 6、人格障碍的表现 | 学会简单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和表现 | 2 |
应激 | 掌握应激的概念,学会分析应激源,了解自己的应激反应 | 3、应激的概念 4、应激源 5、应激心理中介因素 6、应激反应 | 分析自己的应激反应特点 | 2 |
压力管理 | 掌握适合自己的压力管理的方法 | 1、压力的定义 2、大学生常见的压力 3、压力管理的策略 | 掌握适合自己的压力管理的方法 | 2 |
挫折与耐搓力培养 | 挫折的心理学分析,了解什么是挫折应对,培养耐搓力 | 5、挫折的心理学分析 6、挫折应对 7、耐搓力的概念 | 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 2 |
学习心理 | 了解学习的含义,了解学习理论,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 | 6、学习的心理学解释 7、学习理论
| 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2 |
异常心理 | 高职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 | 高职学生常见的异常心理的具体表现,包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 重复心理健康的动态标准,增强识别异常心理的能力 | 2 |
心身疾病 | 高职学生常见的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 | 高职学生常见心身疾病的表现 | 具备识别常见心身疾病的能力,具备求助意识,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 2 |
危机识别及干预 | 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危机,掌握危机干预基本原则 | 1、危机的含义 2、危机的信号 3、如何识别有危机的人 4、危机干预的原则 | 具备危机识别的基本能力 掌握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