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落实以教学为中心,有资源配置、质量监控、工作评价和教学事故处理等制度保障,教授 、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达到90%以上。
学校围绕教学中心工作,逐步完善教学管理文件、规章制度,通过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建立闭环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运行体系,明确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实施全程教学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价,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2019年,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配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教务处重新组织、梳理、修订各类教学管理文件,制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课程成绩认定办法》、《中高职贯通联合领导及工作小组》、《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教学业绩计分细则》、《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学分制及弹性学制管理办法》,重新修订了《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考试管理规定》以及完善了4项中高贯通相关制度。2020年,制订与出台了《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课程思政考核办法(试行)》、《对学校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作补充规定》及《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教学,完善教务处网页、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
二是保障教学师资。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制定《高层次人员引进与管理办法》、《柔性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教师创新团队创建办法(试行)》。公开招聘各类高层次人才,优化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2019-2020年度我校引进28位博士,引进副高及以上高级职称32人,引进学科带头人1人,引进高层次行业大师2人,引进柔性行业企业特聘教授及兼职教授13人,引进的各类人才中行业企业经历人员占比56%,外聘教师中企业兼职教师高级职称占比42%、行业企业技能大师占比50%、上海工匠2名,290名教师列入“双师型”教师培养;建立了由284人组成的稳定的兼职教师库。
学校深入推进《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加快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文件,制定与出台了《关于印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试行)》的通知》(沪城建院〔2020〕18号)、《关于印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试行)》的通知》(沪城建院〔2020〕19号),突出师德师风考核、教育教学业绩、完善科研评价导向、重视社会服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2020年综合评议并通过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7人。目前学校共有教授、副教授174余名,为在校生上课的教授、副教授有163余名,达到93%以上。
三是建立完备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学院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章程》、《五年发展规划》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由标准、执行、评价、反馈、改进等步骤组成,执行良好,运行有效的“一二三二”教学质量系列工作,主要由“一个体系”、“两级网络”、“三个系统”、“两个关注主体面”构成。“一个体系”是指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其设计涵盖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纵向系统, 联接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横向层面;“两个网络”是指建立了校、二级学院(部)两级监控网络;“三个系统”是指初步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制订系统、教学过程监控系统、教学质量改进系统;“两个关注主体面”是指对教学评价系统中教师、学生两大主体开展评价。
(第四批专业诊断与改进指导会)
(一)专业建设有特色:专业诊断与改进过程中,要求试点专业总结其建设成果、凝练其特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参加试点的30个专业中有不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例如,建筑工程技术、物业管理、社会工作、工程造价、园林工程技术、文物修复与保护、护理(老年护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在上海乃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有很强的行业背景、有深度的校企合作,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对口率较高,社会服务的成效明显。总之,通过专业诊改试点,促进了专业对接产业发展,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贡献度;促进了专业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的契合度;促进了专业实现集约发展,以提升资源配置的有效度;促进了专业内涵与特色建设,以提升专业品牌影响的美誉度。
(二)课程改革有实效:通过专家与62门课程负责人的互动、交流,一致认为学院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取得了实际成效,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品牌课程。大部分课程标准的制订达到了基本规范;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对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教学方法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强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富有成效。
(三)教学成果有积累:参加试点的30个专业前期都有一定教学成果的积累,总体印象是专业发展有潜力。例如,物业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园林工程技术、文物鉴定与修复、园林技术等专业教学团队是上海市级优秀教学团队,62门课程中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物业管理实务》、《园林工程》和《家具与陈设》等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尤其若干专业在创新改革,提高人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上榜了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课程诊断与改进资料汇编)
45.学校语言文字管理和使用规范,师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标。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2号关于《上海市公共场所外国文字使用规定》,学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一直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事关学校整体发展水平、事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事关校园文化建设大计的重要任务来抓。尤其是学校要申报上海市“双一流”和教育部“双高”以来,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创建规范文明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方面长远谋划,以建章立制破题,不断夯实工作基础。2019年组织2194名学生参加“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参测率达到93.62%。
2020年,学校语委依据语言工作章程,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拓宽工作思路,创新语言工作的形式,开展经典文化传承、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加强课程思政的宣传和实施工作。各二级学院也发挥资源优势,使语言文字工作多样化、生动化、直观化,以传承中国经典文化为抓手,吸引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培养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语言文字相关活动)
2020年,我校举办系列语言文字相关活动,包括纪念端午节朗读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学生古诗文阅读活动、原创诗歌作品征集活动,取得了诸多成绩,在全校师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其中,在由我校组织承办的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上海赛区)比赛中,从6月份开始校内征集选拔,针对每一位参赛选手进行指导,并经过校内的评选,最终推荐部分作品参与市级评选。在这次比赛中,我校多名参赛选手的作品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大学生组2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和教师组2项三等奖和1项优秀奖。
46.推进高水平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含“双一流”高校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高原”“ 高峰”学科建设等 )。 完善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机制,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
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应用技术技能型高校为目标,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和教学建设基础地位,全面落实“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深入开展区域产业布局研究,主动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着眼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情况,针对性地优化专业布局。2020年共有46个专业(含4个专业方向)招生,组织申报智能控制技术1个专业、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1个专业方向作为2020年新招生专业。
在校领导指导下,在教务处组织协调下,我校顺利获得上海市一流院校立项建设,同时有7个专业获得一流专业立项,1个专业获得一流专业(培育)立项。与上海市四大品牌建设相关的有14个专业教学资源库获得上海市教委立项,其中4个资源库为示范立项。具体工作如下:
1.推进“双一流”项目。教务处积极推动学校双一流计划,双一流56个项目在7月就项目开展进度、预算执行、对标一流9大项下一阶段建设计划进行汇报。教务处在暑期梳理了各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以及汇报过程中的成效、亮点,问题及改进措施,并点对点的发送到各项目负责人,帮助、推进各项目在暑假期间开展各项建设活动。教务处持续跟踪各项目在预算执行、绩效达成等方面的进展,确保各项目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
2.推进教学成果奖。为进一步做好我校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工作,深度挖掘我校各方面人才培养特色和成效,根据《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评选与奖励办法》(沪城建院〔2018〕94号)文件精神,学校组织开展了两轮教学成果奖(培育)的申报评审工作。经教学单位推荐、教务处资格审核、校内外专家评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院长办公会议批准,共评选出“对接城市健康养老服务体系,“1+N”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等教学成果一等奖(培育)10项,“基于国际标准认证的中英合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等教学成果二等奖(培育)19项。教务处将邀请校外专家对重点培育的项目再次推进指导。
3.形成十四五人才培养专业规划初稿。专业布局优化调整和专业群构建,是学校“十四五规划”的总规以及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校园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分规划的交汇点,是打造学校“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领域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基础工程。教务处依据国家职教20条、教育部提质培优计划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上海及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规划引领,突出产教融合,做强优势特色,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群),全面提升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将学校建设成为契合上海城市定位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在校领导指导下,教务处开展多方调研,召开多次会议查询相关资料形成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初稿。
4.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教务处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总体思路,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持续做好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遴选、推荐工作,引导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引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在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水平;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持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等5个教学团队获得2020年上海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说课(教学能力)大赛(决赛)二等奖,《大学英语》等2个团队获得2020年上海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二等奖;兰宇新等2位老师获得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三等奖。朱红霞负责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团队、负责的《基础护理学》团队代表上海入围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下半年,教务处针对进入国赛的2组教师开展培训、指导,内容包括比赛文本制作和视频精磨,邀请国赛规则制定专家、去年国赛评委张一春教授对2组选手单独指导,力争进入全国大赛决赛圈,获得更高奖项。
5.国家、上海市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1)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古建保护技艺传承与创新”国家教学资源库分为文物修复库、专业群课程库、技能培训库的建设任务,建设期为两年。2020年度完成202个视音频、56个动画和39个微课的制作任务。
完成我校服务“上海购物”品牌建设的智慧零售教学资源库、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等14项上海市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专家意见修改工作,根据专家反馈意见,组织项目团队修改、上报、审批等工作。邀请国家教学名师章安平教授对我校14项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开展培训,参会教师达70余人次。
目前14个教学资源库已完成8门课程拍摄,2020正在制作14门,2021年预算制作14门。2022年完成所有课程制作并陆续上线运行。
2)在线开放课程
7月初月组建国家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群,搭建课程拍摄制作团队,放假前完成建课培训。暑假期间完成脚本制作、拍摄场地、设备准备。8月起正式拍摄,并请专家团队随行指导。今年完成双一流立项14门课程、校内立项15门课程的制作。
6.职业技能大赛。
1)世界技能大赛
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我校共参赛23个赛项,比上一届增加7个赛项,共有64位选手,46位教练参赛。共获得40个奖项,包括:1项团体金奖、1项优秀组织奖、1项团体一等奖、3项团体二等奖、1项团体优胜奖、3项个人一等奖、3项个人二等奖、8项个人三等奖、4项个人优胜奖。其中有14个赛项,22位选手入选上海集训队。目前有10个赛项,12位选手参加今年12月举行的国家选拔赛,包括11位正选选手和1位备选选手。对于正选和备选选手,教务处保障集训学生集训工作正常开展,同时按规定为师生提供集训补贴,助力学生更进一步为国争光。2)第一届中国技能大赛
该项工作是在8月中旬由上海市人社局根据人社部文件要求开展,申报的时间只有4天,教务处积极进行筹备,与二级学院沟通协调,确定共申报4个训练基地,分别是:砌筑、BIM、机器人系统集成、电工;推荐13名技术专家。共有47名学生、25名指导教师申请参加11个赛项。据上海市人社局反馈,我校是本次大赛的参赛大户,参赛组织得到市人社局的充分认可。我校砌筑和电工2个赛项将参与中国技能大赛。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结构与建筑技术类项目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3)全国职业院校试点赛
根据教育部印发《关于举办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的通知》的精神及《关于报送 2020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参赛意向的通知》的要求,教务处按照与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对接原则,积极引导各二级学院参赛,本校有5各代表队将代表上海参加11月底在山东举办的试点赛。
7.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在暑假期间稳妥推进1+X证书试点各项工作,保障试点工作不断不乱,按计划、有序实施开展。学校与第三方评价组织合作,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证书培训工作。暑假期间,我校共派出68位教师参与16个证书试点师资培训,并获得了相应证书;完成了2020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各专业明确了需融通的专业核心课程数量及名称,并按要求将证书标准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中;组织4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编写并即将出版4本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组织失智老年人照护43名学生和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90名学生参加了暑期线上培训;完成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现已启用)、呼叫中心客服与管理、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安装、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等共6个证书的考点申报工作。
1.沪城建院〔2019〕19号关于修订印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通知.pdf
2.沪城建院教〔2019〕1号关于学籍管理规定补充规定的通知(1).pdf
3.沪城建院教〔2019〕2号关于公布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校级优质课程评选结果的通知.pdf
4.沪城建院〔2019〕20号关于印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课程成绩认定办法》的通知.pdf
5.沪城建院〔2019〕25号关于成立中高职贯通联合领导及工作小组的通知.pdf
6.沪城建院教〔2020〕3号关于批准薛欣等 51位同学转专业学习的通知.pdf
7.沪城建院教〔2020〕2号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实习实践工作安排的通知.pdf
8.沪城建院教〔2020〕6号关于对学校教学课时量计算暂行办法作补充规定的通知.pdf
9.沪城建院教〔2020〕5号关于印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课程思政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pdf
10.沪城建院教〔2020〕7号关于对学校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作补充规定的通知.pdf
11.沪城建院教〔2020〕9号关于2020年度校级教学研究类项目立项的通知.pdf
12.沪城建院教〔2020〕8号关于批准张清贵等29位同学转专业学习的通知.pdf
13.沪城建院〔2020〕22号关于印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pdf
14.1+X”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化设计模块培训班结业典礼暨示范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圆满举行
16.学校举行2020年市属高校新教师培训校本研修之新教师说课比赛
18.我校学生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第一名
19.学校获批14项2019年上海高职高专院校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立项
21.学校举办2020年信息化助推金课建设之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22.我校大数据扩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入选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典型案例
23.我校作品在上海(国际)花展中获“未来园艺师”景点类最高奖项“铂金奖”
25.我校师生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27.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例会
29.“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施工专项技能大赛暨全国邀请赛”在我校成功举办
30.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表扬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和为参赛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的决定
31.公管学院师生团队在“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三项第一
32.土木学院5名学生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一等奖
35.学校和上海建工集团举行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37.我校顺利完成“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首次考核任务
38.经贸学院会计专业喜获“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税务技能大赛二等奖
39.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上海赛区)选拔赛暨第七届上海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在我校举行
41.我校会计专业获全国职业院校税务技能大赛网络选拔赛一、二等奖
42.我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中获三等奖
43.我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艺术插花”赛项中获佳绩
45.我校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建设教育杯”水暖系统安装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
46.我校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导游服务赛项三等奖
47.2019第四届“踏瑞杯”全国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中部赛区)大赛在我校举办
49.我校国际商务专业在2019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50.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在2019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51.我校环境专业学生在2019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53.我校学生邱先超荣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集中阶段性考核花艺项目第二名
54.我校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中喜获佳绩
59.城院入选上海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立项单位,7个专业入选立项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