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工作“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实践宣传取得国家和市级成果。
学校团委荣获2019年“党的诞生地”上海百万青少年红色大寻访活动年度“优秀组织奖”,校团委在市级团组织宣传工作会议上作为唯一一家高职院校的代表分享了“大寻访”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团市委和兄弟院校团组织的高度肯定,为学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增添了新亮点。
(学校团委荣获2019年“党的诞生地”上海百万青少年红色大寻访活动年度“优秀组织奖”)
学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上海市一流专科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立项专业,联合主持的《民族文化与创建子库——古建保护技艺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获教育部立项,实现学校零的突破。
(学校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获教育部立项)
舞龙是上海民间体育项目的一大特色,龙狮文化是我校多年来推进的一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学校成立龙狮队已有数年,作为体育课程内容和社团活动,致力于龙狮文化的传承与普及。2019年由上海市龙狮协会主办上海市舞龙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班由我校承办,在第十二届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等大赛中获多个冠军奖项。每年组织开展“城建杯”上海高校舞龙邀请赛,成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在学校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进行表演已经成为最受师生欢迎的项目,也吸引广大学子积极参与到这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
(学校积极推广舞龙运动文化)
学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参与到市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项目建设和思政工作研究。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徐文越老师,申报的“基于《资本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当代性研究”,是上海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首次入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学校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列入上海市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建设单位。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提升建设(规范化建设项目)立项、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上海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等多个课题立项。
((学校思政教师首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学校公共管理与服务学院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建设单位)
2.有荣获省部级及以上表彰的好人好事。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得到国家和市级主要媒体报道,并产生广泛影响。
学校建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周培元老师,作为徐汇区的一名文化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服务,长期致力于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作为。获2018年度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十佳好人好事提名奖,获2019年徐汇区“最美人物”称号,被徐汇区宣传部推荐为2019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候选人,解放.上观新闻等媒体对作专访报道。
(学校周培元老师获2018年度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十佳好人好事提名奖)
学校党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高标准、高要求,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规定动作”扎实、“自选动作”有特色、整改落实见成效。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从“学、四、践、悟”四个维度,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多篇宣传稿件被“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采用。
(学校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
学校作为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培育校,开发和建设具有职教特点、城建特色的《中国城事》、《筑梦中国》系列特色课程,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匠心情怀。《中国城事》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筑梦中国》在“学习强国”、上海教视平台推出。中国新闻网、青年报等关注报道课程建设。
(学校积极打造“中国系列”特色思政课程)
学校获评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进入上海市“双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学校以“建设一流院校、培养一流工匠”为引领,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以产教融合为方向、专业建设为龙头,课程建设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校企合作为路径、资源保障为支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内涵发展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解放日报专版报道学校近年来办学经验和成果,解放.上观新闻、青年报、周到上海等媒体就新专业设立、“1+X”证书试点、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国际化合作等作专题报道。
(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学校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凝心聚力,全力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各项职业技能大赛不断取得佳绩。学校并以世赛为对标,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东方卫视、劳动报、新民晚报等媒体作专题报道。
(学校积极备战世界技能大赛)
学校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坚持专创融合,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升级,将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深度叠加,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承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上海赛区)选拔赛,成立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联盟,举办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在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职教赛道上海唯一金奖,新华社、人民网、青年报、中国新闻网等媒体作专题报道。
(学校在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职教赛道上海唯一金奖)
学校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借鉴“第一课堂”工作模式和内在机理,将共青团的工作和活动课程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可测量化,从而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一整套工作体系和制度。通过成立大数据中心,创新活动记录体系,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青年报、中新网等媒体作专题报道。
(学校积极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政把“打赢疫情防控下的就业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构建了“校—院—专业”三级联动、就业中心全程服务、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就业工作体系,实施“就业状况全面排摸——线上平台全程服务——特殊群体重点帮扶——工作短板自查改进”的循环递进工作模式,一体化推进疫情防控、教育引导、资助关怀和就业工作,确保顺利完成预期目标,努力以实际成效为“以六保促六稳”大局做贡献。作为高职院校代表,叶银忠校长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作交流发言。解放日报、文汇报、青年报等媒体就学校就业工作和毕业生风采作专题报道。
3.承担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建设任务(“一带一路”、扶贫攻坚、对口支援、西部开发、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等),得到国家和上海市有关部门和领导高度肯定。相关决策咨询报告得到重要批示 。
(1)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围绕自身“建设一流院校,培育一流工匠”的发展目标,以服务显贡献,以合作促发展,在人才培养、合作办学、人文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着力打好“组合拳”,多维度构建立体化工作体系,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新路径。
立足城建特色,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联合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建筑职教集团,办好一带一路建设技术学院,开办“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国际人才高级研修班。2017年10月至今已举办7期,其中两期在海外举办,学员跨亚洲、大洋洲、欧洲、中北美洲、非洲,遍布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机构、大型建筑企业、土木专业高校,培训累计超过800人次。与马来西亚泰莱大学合作,设立“鲁班学堂”东南亚培训基地,打造互联互通新纽带。服务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通过鲁班文化、鲁班标准、鲁班技艺、鲁班智造等四大课程模块,与“走出去”企业合作开展面向当地员工的职业培训,培养既懂中国管理、标准和文化又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本土化人才。学校致力搭建校政企合作平台,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和参培国家“引进来”积极“架桥铺路”,为沿线国家职业院校师生送去了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了当地人力资源水平,为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产生了磁石般效应。
(学校开办“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国际人才高级研修班)
加强协同发展,打造高质量合作办学。与泰国曼谷职教中心和当地职业院校合作,设立海外分校,联合培养学生、培训教师。2019年5月,学校与泰国曼谷职业教育中心、邵瓦帕职业学院签署协议,共同开展专业共建、科研、师生交流等国际教育合作。2019年6月28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曼谷分校在邵瓦帕职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上海首家招收国际生并在海外设立分校的高职院校。曼谷分校被列为中泰“民心相通”项目。学校以师资培训、国际化课程共建为抓手,精心构建课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成就,为泰方提供职业教育的中国标准和方案,助推课程教材与培训项目的输出。采用“1+2”模式,实行生源共享、学历互认、学分互认,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招收的首批泰国留学生,今年10月已顺利入校就读。疫情期间,学校面向泰国职业院校开展“互联网+”汉语学习项目。
(学校荣获2019年中泰职业教育合作项目)
密切联系网络,推动高水平人文交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选派骨干教师团队,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肯尼亚开展技术和文化交流,切实将中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标准输出海外,面向当地同行及友人,搭建鲁班文化传播新平台。作为商务部对外援助培训基地,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承办“2019年发展中国家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人员培训班”,并正式成为该培训项目上海教学点。来自埃及、罗马尼亚、赞比亚等14个国家的文化部门官员、文博系统修复师和大学教师以学员身份,参与了纸质类文物修复、中国传统制陶技艺、古陶瓷修复、金属器修复等项目的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有效促进文明互鉴互通。拓展“一带一路”朋友圈,搭建交流平台。学校承办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共同组织的“职业院校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调研活动,同来自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11个省市15所职业院校和教育研究部门的与会学者专家就服务“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化办学方面的举措、成效和经验等内容开展深入研讨。
(学校承办“2019年发展中国家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人员培训班”)
由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近年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教育合作、设立海外分校输出课程标准等领域的积极探索和突出贡献,在2019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学校成功获选“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20亚太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校长叶银忠当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副理事长。
(学校获选“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院校)
(2)服务对口支援工作
近年来,学校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与当地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多方力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11月,上海喀什职业教育联盟工作推进会暨对口帮扶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签约仪式在喀什举行,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作为参与此项“一校为主、多校对一”专业帮扶工作的沪上7所高校中的牵头院校,将围绕“聚焦专业、校际合作”中心工作,在团队构建、方案研发、教材编制、教师培养、教法交流、基地建设,以及“多校对一”机制运作等方面发挥更多积极作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线上教学精准对接喀职院师生。
(学校积极参与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
(3)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
自2018年起,学校每年举办长三角城市发展论坛。2019年论坛聚力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建设,主要围绕长三角新一轮一体化,深入探讨如何做好一体化的大文章,积极就长三角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城市服务与人才培养、城市生态与绿色发展、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以及未来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与展望等重要议题展开研讨,以期为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建言献策。论坛发布了由学校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2018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
(学校举办2019年长三角城市发展论坛)
2020年,学校牵头成立长三角绿色智能建造产教协同创新联盟正式成立,围绕建筑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为目标,以育人为根本,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要形式,以协同创新为途径,更好地服务区域建筑产业发展,实现在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上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学校牵头成立长三角绿色智能建造产教协同创新联盟)
学校积极承办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立研讨会,共同探索长三角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教学领域的培养理念、方法和机制体系,举办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加强三省一市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双创实践教学的平台共建和资源共享。
(学校承办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立研讨会)
学校成立长三角城市智慧管理研究所,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凝聚学术科研力量,全面推进长三角城市智慧管理研究工作,服务长三角区域城市群智慧化高质量发展,为提升国家城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做出贡献。《城铁双融——上海依托城际高速铁路带领长三角一体化的空间政策研究》首次进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4)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
学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围绕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服务三大领域,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由我校作为发起单位组建的上海建筑职业教育集团,在服务国家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与校行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推进教育科研、完善制度保障机制等方面均取得一系列良好成就,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入选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学校与上海建工集团深化校企合作,参与组建中铁上海城建建设产业学院、国家开放大学现代物业服务与不动产管理学院。我校黄天荣老师作为第三完成人,重点参与的《典型老港区功能转换与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校师生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佳绩,为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打响“四大品牌”,为行业企业升级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第十六届上海教育博览会现场)
(我校师生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5)市人大代表、校长叶银忠两提案获“解决采纳”答复
市人大代表、学校校长叶银忠在今年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长租公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以及“关于紧抓“三全四化”着力点,提升地下空间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建议”得到了市房屋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的积极回应,给与“解决采纳”的正式答复。《解放日报》在6月23日人大专刊中对“关于促进长租公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提案复函做了专刊报道。
(6)积极贯彻落实高职扩招工作
在2020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扩招问题,并在去年扩招100万人的基础上再扩招200万人。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全面做好扩招和人才培养工作。我校大数据扩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入选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典型案例。
4.学校文明校园创建特色项目取得具有全市和全国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1) 依托学校“新时代劳模(工匠)精神育人中心”,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探寻新时代劳模精神与劳动教育的路径与方法。大力开展劳模进校园、援边精神进校园活动,构建“十个一”劳模(工匠)精神育人新体系,持续发挥劳模(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部分外省市高职院校来校进行交流学习,“新时代劳模文化”建设案例获2020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建设行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全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100强案例”,人民网、央广网、新民晚报等媒体作专题报道。
(学校积极推进“新时代劳模文化”建设)
(学校劳模工匠精神教育长廊)
(学校荣获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建设行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2)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城·心”志愿者服务队是直属于校团委,并接受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领导的一级学生组织。以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志愿者精神,取“城建学院的城,和奉献爱心的心”为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名。寓意“城院学子众志成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为学校公益、社会公益事业无偿提供志愿者服务的理念。
作为高职院校代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共选派出的城·心“小叶子”连续三年参与到“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中。涓涓细流汇聚在进博会的第一线,绽放出属于高职学生的风采,青年报、周到上海等媒体作专题报道。
(学校连续三年参与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
学校护理专业师生倡导坚持十余年的“城心·乐龄”为老志愿服务项目,"城心·乐龄"养老志愿服务队“口述人生 献礼华诞”服务项目获“金晖行动”上海青年为老志愿服务2019年度十佳项目。在“九九关爱”上海市2020年老年节全天电视大放送节目中,项目负责人吴瑛老师作为嘉宾受邀参加现场录制,讲述了疫情中“金晖行动”的志愿者们主动对接社区服务中心、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养老机构开展志愿服务等。同时结合“四史”学习教育,重点介绍了“城心·乐龄”团队走进社区街道与退役的老兵们面对面交流,开展“口述人生”为老服务活动有关工作情况。
("城心·乐龄"养老志愿服务队上海青年为老志愿服务2019年度十佳项目)
1.关于公布2019年马学科人才发展支持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pdf
3.关于公布2019年度上海学校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pdf
7.学习强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多措并举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8.学习强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位劳模校友回到母校,为城建学子讲述初心和使命
9.学习强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特色党课让主题教育“活”起来
10.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四史学习】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聚焦“三个”关键重点 推进“四史”学习教育
11.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四史学习】分享红色记忆——聆听城院离退休老干部口述革命历史
12.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城市教室】筑梦中国丨第一讲:外滩建筑与红色文化
13.青年报·青春上海:疾风骤雨中,人民英雄纪念塔传来慷慨激昂的演讲
14.上海新闻广播:中国城事|绿化、建筑、养老……和你相关的大城小事,都在这里!
15.文汇报:上海发布新一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对接产业转型升级下好职教“先手棋”
16.解放.上观新闻:上海这所高校与腾讯联合设立大数据专业,“瞄准”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17.解放.上观新闻:将高校课堂搬到工地上?上海这所学院要培养古建筑修缮的“士兵”
18.学习强国:【城市节拍】上海这所高校与腾讯联合设立大数据专业,“瞄准”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19.青年报:2019年实行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技能人才培养采用“1+X”模式
21.新闻晨报.周到上海: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教学水平 上海城建学院与美内华达大学建立教育合作关系
22.劳动报:混凝土建筑、砌筑差1mm也要扣分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举行
23.新民晚报:校企合作,上海城建学院和上海建工为世界技能大赛签约
24.劳动观察:混凝土建筑、砌筑……这些选手正在角逐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代表队资格!
25.人民网: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年会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举行
27.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青春物语】潘沈涵:95后“花匠”获大学生双创金奖
28.中国新闻网: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上海赛区)选拔赛颁奖 助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29.青年报.青春上海:拿下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金牌后 他又在互联网创业赛中摘得金奖
30.青年报·青春上海:记录参加的校内外活动,技能学生拥有专属“第二课堂成绩单”
31.中新网:上海高职院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大数据中心成立
32.2019第三期“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人才研修班圆满落幕
33.“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人才研修班在马来西亚成功举办
34.校荣获“2019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突出贡献奖”并入选“2019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示范项目”
35.上海高职:【新闻】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首个海外分校在泰国曼谷揭牌成立
37.我校首批国际学生正式入学
42.新华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打好“组合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43.中国新闻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打好“组合拳”跻身“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44.青年报·青春上海: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上海高职探索海外发展新机遇
50.学校举办长三角城市发展论坛(2019),同步发布《2018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
51.央广网:“长三角城市发展论坛——长三角一体化与城市发展活力”在上海举行
53.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暨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年会在我校举行
55.解放.上观新闻:上海这所高校与腾讯联合设立大数据专业,“瞄准”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56.上海教育新闻网:来教博会只能看?城建职业学院带你真切感受“上海服务”
57.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智慧建筑”为“智慧城市”打下技术基础
58.公管学院师生团队在“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三项第一
59.我校“城·心”志愿者服务队圆满完成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志愿者服务项目
61.解放日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培养一流工匠 建设一流城市
62.解放日报:城建学院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第一课体验“老人的世界”
64.解放日报:确保就业岗位政策更落实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举行,廖国勋出席
65.人民网:在上海,政策暖心、高校尽心、企业贴心,多管齐下促大学生放心就业
66.解放.上观新闻:有高校就业率达九成!上海今年大学生就业并不慢,这些博士生高职生牵手入职场
67.学习强国:【青春物语】大凉山深处飞出的“金凤凰”,疫情期间如何找到了暖心工作?
68.上海教育电视台:沪上高校就业服务“不断线” 多管齐下助毕业生安心求职
69.文汇报:2020我的就业故事 | 一次考古工地上与大学教授的畅聊助他觅得好工作,职校毕业生也能与海归博士共事
70.解放日报:城建职业学院毕业生热爱考古 “老古董”专业提前锁定就业
71.学校承办2019年度萨尔瓦多文化遗产管理研修班和埃及文化产业研修班
72.校长叶银忠当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副理事长
75.新华社上海分社:长三角绿色智能建造产教协同创新联盟在沪成立
78.上海建筑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国家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79.我校师生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83.我校大数据扩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入选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典型案例
85.“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必修课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